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蛙黾的意思、蛙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蛙黾的解釋

即蛙。亦指蛙聲。《周禮·秋官·蝈氏》:“掌去蛙黽。” 唐 韓愈 《雜詩》之四:“蛙黽鳴無謂,閤閤祇亂人。” 金 元好問 《出京》詩:“城居苦湫溢,羣動日蛙黽。” 清 陳維崧 《賀新郎·題曹實庵<珂雪詞>》詞:“多少詞場談文藻,向豪 蘇 膩 柳 尋藍本,吾大笑,比蛙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蛙黾”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不同語境分析,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1. 字面含義
    • 拼音為wā miǎn(部分資料标注為 wā mǐn),由“蛙”和“黾”組成。
    • “蛙”指兩栖動物青蛙;“黾”是多音字,此處讀miǎn,古同“渑”,或指一種蚌類。
    • 合稱泛指蛙類動物或蛙聲,如《周禮》中“蝈氏掌去蛙黾”即指驅除蛙類。

二、成語含義

  1. 比喻意義
    作為成語時讀wā mǐn,比喻人愚昧無知、思維狹窄、見識淺薄,類似“井底之蛙”。
    例如:“蛙黾之輩”形容眼界狹隘、缺乏深刻思考能力的人。

三、文學中的引申義

  1. 詩歌與典故
    • 在唐詩中,“蛙黾”常比喻讒言小人。如杜甫《八哀詩》中“天地日蛙黾”,暗指李林甫等奸臣當道。
    • 《楚辭·七谏》以“蛙黾遊乎華池”諷刺谄媚之徒。

四、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探讨文學用例或字源,可提供具體文本段落。

網絡擴展解釋二

《蛙黾》的意思

《蛙黾》是一個成語,表示比喻小人得志、昏庸無能的人;也可以指無足輕重、微不足道的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蛙黾》的部首是“虍”和“黾”,其中“虍”部表示與虎相關的意思,而“黾”部沒有特殊意思,起到音符輔助的作用。

《蛙黾》的筆畫分别是6畫和10畫。

來源

《蛙黾》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劉敬列傳》中,用來形容當時的劉敬,劉敬是劉邦的一個親信,但他自卑懦弱,不敢正面面對事物。

繁體

《蛙黾》的繁體字為「蛙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蛙黾》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意思是一緻的。

例句

1. 他是個蛙黾之輩,不足以為人師表。

2. 這個問題對于他來說,不過是蛙黾之勞,根本不能稱得上難題。

組詞

琴棋書畫(形容文化藝術方面的學問)、斷章取義(形容将某事的一部分提出來歪曲、曲解)、較真兒(形容過于計較小事)、彈冠相慶(形容得意忘形,過于自滿)。

近義詞

瓦解牛羊(形容對于微小事物過分強調或重視)、螳臂當車(形容小人不自量力地去對抗強大的對手)。

反義詞

虎踞龍盤(形容強者占據重要地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