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藝高超的工匠。《墨子·法儀》:“無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為法。”《西京雜記》卷一:“ 長安 巧工 丁綏 者,為常滿燈。” 清 龔自珍 《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火器宜講求,京師火器營, 乾隆 中攻 金川 用之,不知施於海便否? 廣州 有巧工能造火器否?”
“巧工”指技藝高超的工匠,常用來形容工藝精湛的手藝或作品。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原指技藝高超的工匠,如《墨子·法儀》中提到“無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為法”,強調無論工匠水平如何都需遵循準則。後也引申為精巧的工藝或作品,例如瓷器、雕塑、建築等。
使用場景
多用于贊美手工藝品或建築的精細程度,如《西京雜記》記載漢代長安巧工丁綏制作“常滿燈”,清代龔自珍提及廣州工匠能造火器。
曆史出處
反義詞與補充
反義詞為“拙工”(技藝粗劣的工匠)。英文可譯為“skilled artisan”或“master craftsman”。
示例句子: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巧工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由巧和工組成。巧工一詞通常用于形容技巧高超,工藝精細的手工制作。
巧:左右結構,左邊為手,右邊為工具,共4畫。
工:上下結構,表示工作,共3畫。
巧工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是由巧和工兩個字合并而成的。巧意呈現出高超的技藝,工則表示對工作的熟練與用心。
繁體字為「巧工」,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有所不同,「巧工」的古代漢字寫法為「巧工」。
1. 他的手藝巧工,制作的木雕栩栩如生。
2. 這件綢緞是巧工細繡而成的,非常精美。
巧匠、巧思、工藝、工匠、手工、精工巧作等。
巧妙、巧婦、靈巧、技藝高超等。
拙笨、粗糙、簡陋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