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門絕客的意思、杜門絕客的詳細解釋
杜門絕客的解釋
同“ 杜門謝客 ”。 明 馮夢龍 《智囊補·術智·委蛇》:“ 韓世忠 既罷,杜門絶客,口不言兵,時跨驢攜酒,從一二奚童,縱酒 西湖 以自樂。” 明 劉若愚 《酌中志·見聞瑣事雜記》:“﹝ 鄭之惠 ﹞二年春告病,杜門絶客,究心學問。”
詞語分解
- 杜門的解釋 閉門光退門闾,杜門自守。;;《漢書;孫光傳》而又剪發杜門。;;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詳細解釋.閉門,堵門。《史記·陳丞相世家》:“ 陵 怒,謝疾免,杜門竟不朝請。” 宋 陸遊 《春晚即事》詩之三
- 客的解釋 客 è 外來的(人),與“主”相對:客人。賓客。會客。不速之客。客氣。客卿。 外出或寄居,遷居外地的(人):旅客。客居。客籍。客死。 服務行業的服務對象:顧客。乘客。客流量。 指奔走各地從事某種活動的
網絡擴展解釋
“杜門絕客”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 釋義:指閉門不出,拒絕與外人交往,與“杜門謝客”同義。
- 拼音:dù mén jué kè
- 注音:ㄉㄨˋ ㄇㄣˊ ㄐㄩㄝˊ ㄎㄜˋ
- 結構:聯合式成語,中性色彩,多用于古代語境。
出處與典故
- 明代馮夢龍《智囊補》
記載南宋名将韓世忠被罷免後,“杜門絕客,口不言兵”,常騎驢攜酒遊西湖,以閑適自樂。
- 明代劉若愚《酌中志》
提到官員鄭之惠告病後“杜門絕客,究心學問”,閉門鑽研學術。
用法與示例
- 近義詞:閉門謝客、深居簡出
- 反義詞:門庭若市、高朋滿座
- 例句:
- 他退休後杜門絕客,專心著書立說。
- 古代士大夫遭遇貶谪時,常以“杜門絕客”明志。
補充說明
- 該成語強調主動斷絕社交,多因避世、明志或潛心某事,而非單純隱居。
- 現代使用較少,更常見“閉門謝客”等表達。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智囊補》《酌中志》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杜門絕客
杜門絕客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一個人長期在家閑居不出門,沒有來訪的客人。它由四個漢字組成,可以拆分成杜、門、絕、客。
杜門絕客的具體來源已經無法考證,但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文學家陸遊的作品《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中的一句:“近來軒轅日浩氣,杜門絕客秋風起。”其中的“杜門絕客”即是成語的雛形。
杜門絕客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沒有任何變化。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基本結構仍然相同。
以下是一個使用杜門絕客成語的例句:
他因為某個事件的失利一直杜門絕客,從不願意與外界交流。
杜門絕客沒有與其他成語組詞的特定搭配,但可以通過與其他成語合并使用。例如,可以使用“杜門而思”來形容一個人在家靜靜思考問題。
與杜門絕客的意思相近的成語有“閉門思過”,表示一個人在家反省自己的過錯。
與杜門絕客的意思相反的成語有“門庭若市”,表示一個地方或場所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