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詞律的意思、詞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詞律的解釋

(1).文詞的格律。 宋 梅堯臣 《依韻和太祝<同諸君遊園湖見寄>》:“日予謬詞律,答句嗟蕪累。” 清 王闿運 《<比竹馀音>序》:“既患學者粗率,頗教以詞律。”

(2).詞的格律。 清 萬樹 有《詞律》二十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詞律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兩層含義,需結合文學與語言學角度闡釋:


一、詩詞格律(文學範疇)

指詞的創作格式與聲韻規則,包含字數、句式、平仄、用韻、對仗等規範。

權威釋義:

“詞律”即詞調所規定的格律,包括詞牌固定的字數、句法、平仄及押韻方式。

來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典型特征:

  1. 詞牌限定:如《沁園春》雙調114字,前後阕各四平韻。
  2. 平仄交替:依據詞牌調式嚴格安排平仄聲調,如李清照《聲聲慢》首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為仄聲疊用。
  3. 用韻靈活:可平仄通押或換韻(如辛棄疾《菩薩蠻》每兩句一換韻)。

曆史背景:

清代萬樹編撰《詞律》二十卷,收錄660詞牌,1180餘體,系統整理唐宋詞格律,成為詞學研究基石 。


二、構詞規律(語言學範疇)

指漢語詞彙的構成法則,包括詞素組合、結構類型及語義演變規則。

權威釋義:

“詞律”指詞語内部的結構規律,如合成詞的聯合式(“道路”)、偏正式(“火車”)等構型。

來源:

《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锵著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語法研究》

核心分類:


學術價值:

雙重釋義體現了漢語從文學創作到語言本體的研究縱深。清代《詞律》确立了文體規範,而現代語言學則揭示詞彙生成機制,二者共同構成漢語研究的立體維度。

網絡擴展解釋

詞律是古典詩詞創作中的重要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闡述:

一、基本定義

詞律包含雙重内涵:

  1. 音律:指與詞樂相關的音樂規範,包括樂律、宮調、曲式等,與唐宋時期的音樂體系直接關聯。
  2. 格律:指詞的文字格式規範,涉及字數、句式、平仄、押韻等文本結構規則,這是後世研究詞體的核心内容。

二、曆史發展與文獻

三、詞律的結構要素

  1. 字數分類:分為小令(58字内)、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
  2. 平仄與句式:每個詞牌有固定的平仄組合和句子結構,如《菩薩蠻》包含四組平仄交替的七言句。
  3. 用韻規則:存在押平聲韻、仄聲韻或平仄轉換等多種形式,如《滿江紅》通押仄韻。

四、現代應用與意義

五、延伸閱讀建議

若需完整詞牌格律表,可查閱《欽定詞譜》或《白香詞譜》(參考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八簋百八丸暴陵備價崩倒貶竄避複殡儀館操練單于磁性飽和丹楓東播西流鬥杓發膠發義格礙鈎棘雚筋龜從顧名思義故業寒鷗約橫疾恍恍速速劍橋挢揉誡喻精瘦驚屹酒盧啾飕枯肆爛泥犂面懔憂祿廪鹵舄馬昭猛孤丁地眄遇描繪溺口凝肅排兵布陣平賤嫔禦遷徂青服窮猿失木七缺商夷矢量受命司掌甜酸苦辣完郛晩志沃潤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