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揩拭的意思、揩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揩拭的解釋

[wipe] 擦除,擦幹淨

詳細解釋

擦抹,抹去。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漆》:“若不揩拭者,地氣蒸熱,徧上生衣,厚潤徹膠,便皺;動處起發,颯然破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四回:“説到這裡……那眼淚便從眼睛裡直滾下來,連忙拿手帕去揩拭。” 茅盾 《子夜》九:“她拿起 林佩珊 襟頭作為裝飾品的印花絲帕望自己額上揩拭一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揩拭"是一個漢語動詞,其核心含義是擦拭、抹去(灰塵、污漬、眼淚等),指用手或布等物品輕輕擦掉物體表面的附着物或液體。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釋義

    揩拭指通過摩擦動作清除物體表面的髒污或液體。例如:

    "他用手帕揩拭桌上的水漬。"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語素拆解

    • 揩(kāi):意為"擦、抹",強調動作的力度較輕(如"揩油")。
    • 拭(shì):意為"擦除",多用于清除細小污物(如"拭目以待")。

      二字組合後,"揩拭"更側重輕柔、細緻的擦拭動作。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二、用法與語境

  1. 常見搭配

    • 物理清潔:揩拭桌椅、玻璃、器物等(例:"用軟布揩拭瓷器")。
    • 情感表達:揩拭眼淚、汗水(例:"她揩拭着臉上的淚水")。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2. 語體色彩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描寫,日常口語中常用"擦"替代(如"擦桌子")。在文學作品中,"揩拭"可賦予動作情感色彩(如:"揩拭歲月的塵埃")。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三、近義詞辨析

詞語 差異點 例句
擦拭 強調反複摩擦的動作 "擦拭眼鏡片上的霧氣"
抹拭 隱含"塗抹式清理"的意味 "抹拭窗台上的灰塵"
揩拭 動作更輕柔,多用于小範圍 "揩拭相框上的指紋"

來源:《同義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


四、經典用例

  1. 魯迅《故鄉》:

    "他揩拭着額上的汗珠,繼續在田間勞作。"

  2. 老舍《駱駝祥子》:

    "祥子默默揩拭車把上的泥漬,仿佛要抹去生活的狼狽。"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3. 李行健.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網絡擴展解釋

“揩拭”是一個漢語動詞,讀音為kāi shì,其核心含義為擦拭、擦幹淨。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用布、手帕等物品擦去物體表面的污漬或液體,使其恢複潔淨狀态。例如:“用抹布揩拭桌面”。

  2. 詳細解釋與用法

    • 動作特點:強調細緻、徹底地擦拭,常用于日常清潔或維護物品的場景。例如《齊民要術》中提到漆器若不及時揩拭,會因潮濕生黴而損壞(“若不揩拭者,地氣蒸熱,徧上生衣……”)。
    • 文學用例:茅盾《子夜》中描寫角色用絲帕揩拭額頭,展現了動作的具體情境。
  3. 近義詞與關聯詞
    近義詞包括擦拭、抹去、拂拭,反義詞則如沾染、弄髒。英文可譯為“wipe”。

  4. 曆史與語境
    該詞最早見于北魏文獻,如賈思勰《齊民要術》,說明其使用曆史長達千年,多用于描述維護物品的實用場景,後逐漸擴展至日常生活中的擦拭動作。

“揩拭”既可用于具體清潔行為(如擦桌子),也可用于抽象表達(如“揩拭淚水”),兼具實用與文學色彩。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引證,可參考《洛陽搢紳舊聞記》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敗将忭踴讒短城樓持家齒牙馀惠刀劍道屬德本財末鵰章谛讀東門逐兔都台恩府芳芗凡有分民分屍覆谛宮朝勾股數鼓暴鬼督郵好天良夜橫陣狐蠱灰白回言火色腳高步低嘉诏接頭兒镌治橛株駒局蜷肯堂狂矞流彗流憩闾弄毛物謀殺墓次烹鍊輕冷取撮燒燕舍近謀遠身無完膚十分惺惺使五分史體泰山刻石桃溪通曉望眼違舊聞韶下官纖薄銜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