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草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鬼督郵》:“此草獨莖而葉攢其端,無風自動,故曰鬼獨搖草,後人訛為鬼督郵爾。因其專主鬼病,猶司鬼之督郵也。古者傳舍有督郵之官主之。徐長卿、赤箭皆治鬼病,故并有鬼督郵之名,名同而物異。”
(2).徐長卿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徐長卿》。
(3).天麻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赤箭》。
“鬼督郵”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
草名
指一類草本植物,特征為“獨莖而葉攢其端,無風自動”,因此得名“鬼獨搖草”,後訛傳為“鬼督郵”。
藥用特性
此類植物多具毒性(如金粟蘭屬部分種類),但可入藥治跌打損傷、瘡疖等,需謹慎使用。
“鬼督郵”得名與古代醫學觀念相關:
注意:現代使用該詞時,需結合上下文區分植物學與隱喻含義,但傳統文獻中主要指草藥。如需深入考證,建議參考《本草綱目》等古籍原文。
《鬼督郵》是指一種傳說中由鬼魂擔任監督或督郵職務的郵遞員。該詞用于形容郵遞員不可思議、神秘的快速送信能力,也暗示郵公司的管理體系異常與常人不同。
《鬼督郵》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鬼”和“郵”。其中,“鬼”屬于鬼魂的意思,共9筆;“郵”是指郵遞員、郵政的意思,共11筆。
《鬼督郵》一詞最早出現于中國曆史小說《封神演義》中。故事講述了申公豹化身鬼督郵,以超凡的速度傳遞信息。後來,該詞在文學作品、影視劇和網絡小說中被廣泛使用,成為一種形容郵遞員速度快、超凡能力的說法。
《鬼督郵》的繁體字為「鬼督郵」。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鬼督郵》的古漢字寫法為「鬼督郵」。
1. 這個郵遞員送信速度如同鬼督郵一樣,真是神奇。
2. 郵政系統的管理真是鬼督郵,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内送到郵件。
鬼神郵遞、郵政員、鬼影郵路、鬼馬郵遞、速遞員
神速郵遞、神行快遞、雷電郵遞
笨拙郵遞、龜速郵遞、停滞郵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