揩擊的意思、揩擊的詳細解釋
揩擊的解釋
古打擊樂器名。指柷敔。《禮記·明堂位》:“拊搏、玉磬、揩擊、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樂器也。” 鄭玄 注:“拊搏……揩擊,謂柷敔,皆所以節樂者也。”
詞語分解
- 揩的解釋 揩 ā 擦,抹:揩背。揩油。揩鼻涕。揩眼淚。 擦抹試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擊的解釋 擊 (擊) ī 敲打,或做類似敲打的動作:擊打。擊鼓。擊中(恘 )。擊破。擊斃。擊水(.拍打水面;.指遊泳)。旁敲側擊。 攻打:擊敗。擊毀。打擊。聲東擊西。 碰,接觸:撞擊。目擊。肩摩毂(?)擊(亦作
網絡擴展解釋
“揩擊”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揩擊”指古代兩種打擊樂器柷(zhù)和敔(yǔ)的合稱。柷用于樂曲的起始,形如方鬥;敔用于樂曲的終止,形如伏虎,兩者均為禮樂中的重要節樂工具。
2.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禮記·明堂位》:“拊搏、玉磬、揩擊、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樂器也。”。東漢鄭玄注解:“揩擊,謂柷敔,皆所以節樂者也。”,說明其功能是控制樂曲節奏。
3.現代使用
“揩擊”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屬于古漢語專有名詞,主要用于研究古代禮樂或文獻考據領域。
4.擴展說明
- 柷:以木槌敲擊内壁發聲,象征樂章開始。
- 敔:用竹制“籈”刮奏背部鋸齒,标志樂曲結束。
兩者合稱體現了古代音樂中“始奏以柷,終奏以敔”的規範。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禮記》原文或漢代禮樂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揩擊》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用手或其他物體擦拭或抹去。其中,《揩》是一個由手旁和頁字旁組成的漢字,它的拆分部首是扌和頁,總共有11筆。《擊》是由扌和幾字旁組成的漢字,拆分部首也是扌,總共由9筆。
《揩擊》這個詞的源自于古代人們擦拭或抹去東西的動作。在繁體字中,這個詞被寫作「挌擊」。在古代漢字的書法中,「揩擊」也有不同的寫法,在金石文和篆書中,「揩」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大體上都保留了「扌」作為擦拭的手的意義。
這個詞語的使用範例有很多,例如「他用濕巾揩擊了桌子上的水漬」和「她揩擊着牆上的污漬」等等。這些例句都展示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用手或其他物體揩擊去除不潔物的場景。
根據《揩擊》的意思,我們可以組成一些相關詞語,例如「揩拭」、「揩除」、「揩淨」。這些詞語都有類似的意思,指的是用手或其他物體擦拭或抹去某樣東西。
在近義詞方面,與「揩擊」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擦拭」、「擦除」和「拭去」。這些詞語都表示用手或其他物體擦除或抹去東西的意思。
反義詞方面,與「揩擊」相對的詞語可以是「塗抹」或者「塗寫」。這些詞語表示用手或其他物體将物質塗抹到某個表面上。
總之,《揩擊》這個詞語的意思是用手或其他物體擦拭或抹去,由「揩」和「擊」兩個漢字組成,其中「揩」字拆分部首是扌和頁,總共有11筆,「擊」字拆分部首也是扌,總共由9筆。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揩」字可能有變體的寫法,但都保留了「扌」的擦拭的意義。例如:「他用濕巾揩擊了桌子上的水漬」。同時,與「揩擊」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擦拭」、「拭去」等,而與之相對的詞語可以是「塗抹」或者「塗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