戮挫的意思、戮挫的詳細解釋
戮挫的解釋
誅殺折辱。《宋書·明帝紀》:“鴟梟小豎,莫不寵暱,朝廷忠誠,必也戮挫。”
詞語分解
- 戮的解釋 戮 ù 殺:戮屍。殺戮。 〔戮力〕合力,并力,如“戮戮同心”。 羞辱,侮辱:戮人(罪人)。戮民(受刑罰的人)。戮辱。戮笑(恥笑)。 筆畫數:; 部首:戈; 筆順編號:
- 挫的解釋 挫 ò 不順利,失敗:挫折。挫敗。挫傷。挫失。 按下,使音調降低:抑揚頓挫。 摧折。 書法用筆的一種。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戮挫"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字的本義及組合後的引申義來理解。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古籍用例,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戮挫"由"戮"與"挫"組合而成:
- 戮:本義為殺戮(《說文解字·戈部》:"戮,殺也"),引申為羞辱、懲罰(《左傳·文公六年》注:"戮,辱也")。
- 挫:意為摧折、打擊(《說文解字·手部》:"挫,摧也"),引申為失敗、壓制(《玉篇·手部》:"挫,折也")。
組合義:指通過嚴厲的懲罰或打擊使人遭受身心摧折,強調精神與意志上的重創,常含貶義色彩。
二、古籍用例與語境分析
東漢鄭玄注《周禮·秋官·掌戮》時提及:"戮,猶辱也;挫,猶折也",暗含精神摧折之意。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載:"(孫權)欲大舉北征,遜谏曰:'……今戮挫國威,悔無及也。'"此處"戮挫"指因軍事失敗導緻國家尊嚴受辱,體現尊嚴受損與實力受創的雙重含義。
三、近義詞辨析
- 與"挫折"區别:"挫折"側重客觀的失利或阻礙(如事業受挫),而"戮挫"強調主觀施加的羞辱性打擊(如人格踐踏)。
- 與"摧殘"區别:"摧殘"側重肉體或物質的破壞(如摧殘身體),"戮挫"更突出精神層面的壓制與尊嚴喪失。
四、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研究古代文獻或特定修辭語境。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選用"羞辱性打擊""精神摧折"等替代表述。
權威參考來源:
- 《說文解字注》(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中華書局影印本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戮""挫"詞條
- 《三國志》(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中華書局點校本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戮挫"釋義
- 《玉篇》(南朝梁·顧野王)清刻本影印
網絡擴展解釋
“戮挫”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一、基本釋義
- 詞義:指誅殺與折辱的結合,既包含肉體消滅,也涉及精神上的羞辱。該詞常用于描述當權者對忠良或正直人士的迫害(如、3、4、5、7均明确此意)。
二、字義分解
- 戮(lù):
- 核心含義為“殺”,如“戮屍”“戮殺”。
- 延伸義包括“懲罰”或“陳屍示衆”(如《國語》中“戮其死者”指展示屍體以示懲戒)。
- 挫(cuò):
- 本義指挫折、失敗(如“受挫”)。
- 引申為“壓制”或“羞辱”,如“挫辱”“挫笑”。
三、出處與例句
- 典型用例:
《宋書·明帝紀》載:“鴟梟小豎,莫不寵暱,朝廷忠誠,必也戮挫。”
此句意為:奸邪小人受到寵信,而忠誠之士反遭誅殺與折辱(、2、3、5、7均引此例)。
四、應用場景
- 語境: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古文中,描述權力者對反對者的殘酷鎮壓。
- 近義表達:可參考“誅戮”“挫辱”等詞,但需注意語境差異。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宋書》原文或漢典對單字的詳細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傍貫避寒豺舅讒妾除日短視斷正而外鵝腿子方府犯節氣凡使焚剽奮頭俘累浮碼頭關親管視過手宏量宏拓環丘護從會鼌堅僻界境景耀就地取材糾衆輯要魁異黎單立地書櫥陵冒離旗六章洛川會議面沒羅木口雕刻年芳鵬迹齊奮傾否清江曲秦茾丘荒三戟三上五落獸炭霜濤雙月刊說服書劍俗籠素志痛恻通帶歪剌骨未期碔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