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美。 晉 陸雲 《請吳王引師友文學觀書問道又啟》:“臣前啟可與師友文學觀書論道,今又天時清適,正是講誦之日。”《明詩紀事戊籤·高叔嗣》引 明 陳束 《後岡集》:“故其篇什往往直舉胸情,刮抉浮華……有 應物 之沖淡,兼 曲江 之沉雅,體 王 孟 之清適,具 岑 高 之悲壯。”
(2).閑適舒暢。 宋 範仲淹 《與戚寺丞書》:“自至琴署,諒敦清適。” 元 黃鎮成 《城西紀事》詩:“今日稍清適,獨出城西村。” 明 袁宏道 《論隱者異趣》:“姑尋世間一種幽閒清適之樂,以自徜徉度日。”
“清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讀:
清美
指事物或意境清新優美,常用于形容自然景色、詩文風格等。例如晉代陸雲在《請吳王引師友文學觀書問道又啟》中提到“天時清適”,強調環境清雅宜人。此意更側重“清”的純淨感與“適”的和諧性結合,如“清泉適意”的意象(參考、)。
閑適舒暢
描述心境或生活狀态悠閑自在、無拘束。明代陳束在評高叔嗣詩文時,以“清適”概括其淡泊灑脫的文風,體現身心放松的意境。該含義與“閑適”相近,如唐白居易筆下“閑適”的悠然情調(參考)。
“清適”既可指外在環境的清雅和諧,也可指内在心境的閑逸舒適。其用法多出現于古典文學或書面語中,現代日常使用較少。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語境中的含義,建議結合古籍原文或權威辭書(綜合-7信息)。
清適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清澈適中、明亮宜人。
清適的部首是水(氵)和口,總共有9畫。
清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中。在《康熙字典》中首次出現,并被正式收錄為一個詞語。
清適的繁體字為「淸適」。
在古時候,清適的寫法略有不同,如「淸」的水旁通偏旁用「三」代替。這種寫法的變化是漢字的演變和規範化所造成的。
1. 他住在一座清適的小村莊中。
2. 這片湖水清適而又湛藍,美不勝收。
1. 清澈:形容水或聲音清澈透明。
2. 適中:適度恰當、不過不差。
3. 清亮:形容聲音或光線清晰明亮。
明亮、清朗、清澈、適度
渾濁、陰暗、不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