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鐘調的意思、黃鐘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鐘調的解釋

亦作“黃鐘調”。燕樂羽聲七調之第五運。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别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平聲羽七調:第一運,中呂調;第二運,正平調;第三運,高平調;第四運,仙宮調;第五運,黃鐘調;第六運,般涉調;第七運,高般涉調。” 清 淩廷堪 《燕樂考原·羽聲七調》:“七羽之第五運,即琵琶四弦之第七聲也。南呂一均,既如七宮實用太蔟、夾鐘、仲呂、林鐘、南呂、無射、黃鐘之七律,則此調居第七,名為林鐘,實應黃鐘,故不曰林鐘羽,而曰黃鐘調也。”


見“ 黃鐘調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黃鐘調”是中國古代音樂理論中的術語,具體含義如下:

1.基本定義

黃鐘調是燕樂二十八調中的一種調式,屬于羽聲七調的第五運。燕樂是隋唐時期宮廷音樂的重要體系,按音階分為宮、商、角、羽四聲,每聲七調,共二十八調。黃鐘調在羽聲七調中位列第五,與特定音高和調式結構相關。

2.曆史文獻依據

唐代段安節《樂府雜錄·别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明确記載:“平聲羽七調:第五運,黃鐘調。”。這一分類體現了唐代音樂理論對音律的精細化劃分。

3.與“黃鐘律”的關系

黃鐘調的名稱源于黃鐘律(古樂十二律之首律,對應現代音高C),但其實際音高在燕樂體系中可能因調式組合和樂器定弦而有所變化。需要區分“黃鐘律”(音高标準)和“黃鐘調”(調式名稱)的概念。

4.音樂體系中的位置

5.現代研究争議

部分學者認為,燕樂調式的實際音高和調性可能因曆史記載簡略而存在多種解讀,需結合敦煌樂譜等實物資料進一步考證。


如需更深入的樂律學分析(如黃鐘調與工尺譜、琵琶定弦的關系),建議查閱《樂府雜錄》《新唐書·禮樂志》等古籍,或參考陳應時《敦煌樂譜解譯辨證》等現代研究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黃鐘調》的意思:

《黃鐘調》是中國古代音樂文化中的一種調子,也是一種音樂曲式。它源自中國傳統音樂,屬于七聲音階中的黃鐘宮調。《黃鐘調》在古代被用來表達美好的情感和歡樂的心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黃鐘調》一詞的拆分部首是“黑”,共有15畫。

來源:

《黃鐘調》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詩經·周頌·黃鐘》篇中,琴曲《黃鐘調》則出自古代絲綢之路上的西域。

繁體:

《黃鐘調》是《黃鐘調》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黃鐘調的寫法為“黃鐘調”。

例句:

他駕駛着船,在湖上婉轉地演奏着《黃鐘調》。

組詞:

黃鐘、鐘調。

近義詞:

黃鐘宮調、尺八調。

反義詞:

灰鐘調、黑鐘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