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均壹的意思、均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均壹的解釋

亦作“ 均一 ”。公允如一;均勻無别。 漢 劉向 《列女傳·魏芒慈母》:“君子謂慈母一心。《詩》雲:‘鳲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言心之均一也。”《詩·曹風·鳲鸠序》“《鳲鳩》,刺不壹也。在位無君子,用心之不壹也” 唐 孔穎達 疏:“在位之人,既用心不壹,故《經》四章皆美用心均壹之人,舉善以駁時惡。”《新唐書·薛平傳》:“在鎮六年,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宋 範仲淹 《宋故衛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銘》:“吏私諸豪,專擾下戶,公重為立法,使得均一。” ********* 《“今”與“古”》:“ 鮑丹 認自然永是均一,拟想自然能在一時代産生出黃金時代說所指的那個人那個境遇,在别一時代便不能産生他們,是不合理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均壹"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均勻一緻、公平專一,強調事物在分布或狀态上的均衡統一性。以下是詳細釋義:

一、基本釋義

  1. 均勻齊一

    指事物分布均衡、整齊劃一,無偏頗差異。如《尚書·呂刑》載“刑罰世輕世重,惟齊非齊,有倫有要”,體現古代對律法執行“均壹”的追求。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

  2. 公平專一

    引申為處事公正、心志專一。如《後漢書·百官志》強調官吏需“均壹統類,以宣教化”,要求治理者持心至公。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二、意義分層解析

三、典型用例

《宋史·食貨志》載:“使稅賦均壹,貧富得所”,反映賦稅制度追求公平統一的理想。

來源:《二十四史全譯》,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注:因古籍類權威釋義多源自紙質辭書,此處标注來源出版社。如需線上參考,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網絡版)(訪問鍊接)或國學大師網(訪問鍊接)的收錄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

“均壹”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jūn yī,其核心含義指“均勻一緻、公允無别”。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構成

    • “均”指平均、平衡,如《說文解字》解釋為“平也”;
    • “壹”通“一”,表示統一、專一。組合後強調事物的均衡性與一緻性。
  2. 核心釋義

    • 形容事物分布或狀态均勻無差異,如資源分配、行為規範等;
    • 也指處事公允如一,如“均壹之政”表示公平的政策。

二、使用場景

  1. 文學與曆史文獻

    • 見于《列女傳·魏芒慈母》:“心之均一也”,形容品性公正專一;
    • 清代方苞《獄中雜記》用“均壹”描述公平的治理。
  2. 現代應用

    • 多用于強調平等或統一性,如“權利義務均一”;
    • 在姓名學中,“均壹”寓意公正與專注,但需結合八字考量。

三、延伸信息

如需更全面出處或例句,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辭典》。

别人正在浏覽...

谙曉表揭偪勒策立岔出綷縩戴笠乘車袋扇達名殚悶倒叙鵰坊彫服吊鈎堆垜子二月放馬華陽燔祀府館幹名歌堂官邪罛船庋架貴盛國胤滑賊緘帖極卒決腹君子固窮可異來昆劣質理匦使曆國淩飛隆冱羅髻賣儥滿杖皿卷暮夜懷金跑反坪台籤貼氣胸觑邊人給家足散敗時裡白四海困窮嗣興泝溯挺膊子話停塌獻禦跣足曉漏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