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曉漏的意思、曉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曉漏的解釋

拂曉時銅壺滴漏之聲。《陳書·徐陵傳》:“鐺鐺曉漏,的的宵烽,隔 溆浦 而相聞,臨高臺而可望。” 唐 杜審言 《秋夜宴鄭明府宅》詩:“露白宵鐘徹,風清曉漏聞。” 清 趙執信 《自題》詩之二:“曉漏趨朝夢已乖,日高和酒泥香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曉漏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曉”與“漏”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拂曉時分漏壺的滴水聲,後引申為天将亮的時刻。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

一、本義解析

“曉”指天剛亮之時,《說文解字》釋為“明也”(見“旦”部);“漏”為古代計時工具漏壺,通過滴水計量時間,《說文》稱“漏,以銅受水,刻節”(見“水”部)。二者結合,“曉漏”字面即黎明時漏壺的滴水聲響,是古人感知時間的重要信號。例如唐代白居易《長恨歌》“曉漏報趨朝”中,即指通過漏聲知曉上朝時辰已至。

二、引申義與文化内涵

在文學語境中,“曉漏”常象征時間流逝與晝夜更替。宋代陸遊《夜坐》詩“曉漏丁甯急”以漏聲急促暗示光陰緊迫。這一意象承載了古人“惜時”的哲學觀,如《淮南子》所載“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漏聲的精準性與不可逆性強化了時間意識。

三、權威詞典釋義佐證

  1. 《漢語大詞典》(來源: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明确釋義為:“天曉時漏壺的滴水聲。借指黎明。”

  2. 《辭源》(來源:商務印書館修訂版)

    釋作:“晨鐘。古代報曉的漏聲。”強調其報時功能。

  3. 《古代漢語詞典》(來源:中華書局)

    注:“漏,計時器;曉漏,指天将明之時。”

四、文獻典源與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六朝詩文,如南朝梁何遜《與沈助教同宿湓口夜别》詩:“曉漏戒中塗,落星埋半樹。”唐代成為常用意象,李商隱《為有》中“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亦隱含“曉漏催人”的意境。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曉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釋

  1. 時間與意象
    多用于古詩文中,通過“漏聲”與“拂曉”結合,營造出靜谧、清冷的意境。例如:

    • 唐代杜審言《秋夜宴鄭明府宅》:“露白宵鐘徹,風清曉漏聞。”
    • 清代趙執信《自題》:“曉漏趨朝夢已乖,日高和酒泥香懷。”
  2. 引申含義
    在成語用法中(較少見),可比喻希望的曙光或事物即将實現的征兆。例如:“曉漏初現,喻困境将破。”

三、使用語境

四、總結

“曉漏”以具體物象(漏聲)指代抽象時間(拂曉),兼具寫實與抒情功能。需根據上下文區分其本義與引申義,文學作品中更側重意境營造。

别人正在浏覽...

百姓飽佚跰足賓待禀複撥雲睹日財位成列池砌鸱跱抽籤出群拔萃出世聰慧地震儀敦慤堕甑浮滠該是夾肢窩供輸洸浪海色好過轟駕轟隱華飾渾黃火飯解何計論金剛眼盡飾金塘山愧沮臘八醋攔路虎涼影鱗次相比淩并領家的六錢寠數羅紋結角民詞鳴鑰屏懾瓶甖橋塗全局泉音渠長桑榆晩景世弟兄衰瘵水文表悚切談薮通量偎慵堕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