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盡快完成。《書·大诰》:“天閟毖我成功所,予不敢不極卒寧王圖事。” 孔 傳:“言天慎勞我 周 家成功所在,我不敢不極盡 文王 所謀之事,謂緻太平。” 周秉鈞 易解:“言天告我成功之所在,我不敢不速終 文王 所謀之事。”
“極卒”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
盡快完成
該詞最早見于《尚書·大诰》:“天閟毖我成功所,予不敢不極卒寧王圖事。”意為上天啟示周朝成功的途徑,因此必須迅速完成文王(寧王)所謀劃的事業。此處的“極卒”強調高效執行、盡快達成目标,常用于表達對重大事務的重視。
語義分解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到“極卒”指“極端危險中的士兵”,但這一解釋缺乏古籍支持,可能是對“卒”作為“兵卒”含義的誤讀。權威文獻中,“極卒”均與“完成、終結”相關,而非指代士兵。
建議優先參考《尚書》及權威注解(如孔傳、周秉鈞解釋),避免混淆其他非主流釋義。
《極卒》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極限殘局或極度困境。它可以用來形容一種極端艱難或糟糕的境況,通常指的是處于危急關頭、無法逆轉的局面。
《極卒》由兩個部首組成:木(mù)和足(zú)。其中,木部表示該字與樹木有關,足部表示該字與腳或運動有關。
拆分後的筆畫順序為:木(4畫)+ 足(7畫)= 11畫。
《極卒》的來源不确切,但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有多次提及。古人将處于困境、無法挽回的局面比喻為“極卒”,形容情況的嚴重性和緊迫性。
《極卒》的繁體字為「極卒」。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根據古時候的寫法,「極卒」的書寫形式為:
極:「木」寫成象征樹木的形狀。
卒:「足」寫成具有腳形的字符。
1. 他因經濟困難陷入了極卒之中。
2. 在考試中,時間不夠使我陷入了極卒的境地。
1. 極緻:表示某事物達到了最高點或最完美的狀态。
2. 極度:表示某事物的程度非常深或非常大。
3. 卒困:指陷入危機,身處困境。
1. 絕境:形容陷入困頓、絕望或無法擺脫的境地。
2. 危機:指形勢嚴重或不穩定,可能導緻嚴重後果的時刻。
1. 安穩:指處于穩定、平靜和安定狀态。
2. 順利:形容事情或行動進展順當、無阻礙、順心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