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皿卷的意思、皿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皿卷的解釋

清 代科舉, 順天 鄉試監生的試卷。取“監”下半部以為代號,故有此稱。《清史稿·選舉志三》:“﹝ 康熙 ﹞四十二年,停五經分房之例。至 順天 房考,南、北省人廻避南、北皿卷,邊省人廻避中皿卷,會房則同省相廻避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皿卷"是清代科舉制度中的一個專有名詞,具體含義如下:

  1. 定義
    指清代順天鄉試(北京地區的省級科舉考試)中,監生(國子監學生)的專用試卷代號。因“監”字的繁體“監”下半部分為“皿”,故取“皿”作為監生試卷的标識。

  2. 曆史背景
    清代為規範考試管理,對考生身份和試卷分類有嚴格規定。例如,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曾規定:南方籍和北方籍的考官需回避評閱對應地區的“南皿卷”“北皿卷”,邊疆地區考官則需回避“中皿卷”。這一制度旨在避免地域關聯導緻的舞弊。

  3.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順天鄉試,區分監生與其他考生(如普通秀才)。監生通過鄉試後可參加會試,但錄取名額與普通考生分開,體現清代對國子監學生的特殊政策。

擴展說明:清代科舉中類似代號還有“貝卷”(指八旗考生試卷,因“八”形似“貝”),可見當時考試管理體系的符號化特征。如需更深入的曆史細節,可參考《清史稿·選舉志》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一、《皿卷》的意思

《皿卷》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古代用來盛放食物的紙卷。這種紙卷可以是竹簡、木牍、紙張等材料制成。

二、《皿卷》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皿卷》的拆分部首是“皿”和“卷”。

“皿”的拆分部首是“皿”,它的筆畫數為5。

“卷”的拆分部首是“卩”,它的筆畫數為3。

三、《皿卷》的來源

《皿卷》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晚,是在中國古代被稱為“飯”的一種概念發展而來的。它代表了中國古代人們存放并攜帶食物的一種方式。

四、《皿卷》的繁體

《皿卷》的繁體字是「皿捲」。

五、《皿卷》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皿卷》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如「皿卷」或「羹彎」。

六、《皿卷》的例句

1. 這張皿卷記錄了古代人們的飲食文化。

2. 考古學家在古墓中發現了數卷古代的皿卷。

七、《皿卷》的組詞

1. 皿具:指用來盛放食物的器皿。

2. 卷軸:指卷起來寫字或繪畫的紙卷。

3. 羹匙:指用來盛取湯羹的勺子。

八、《皿卷》的近義詞

1. 環卷:指被卷起來的形狀。

2. 箪笥:指裝載衣物或飲食等物品的箱子。

九、《皿卷》的反義詞

單獨使用的食盤或容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