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均一 ”。公允如一;均匀无别。 汉 刘向 《列女传·魏芒慈母》:“君子谓慈母一心。《诗》云:‘鳲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言心之均一也。”《诗·曹风·鳲鸠序》“《鳲鳩》,刺不壹也。在位无君子,用心之不壹也” 唐 孔颖达 疏:“在位之人,既用心不壹,故《经》四章皆美用心均壹之人,举善以驳时恶。”《新唐书·薛平传》:“在镇六年,兵鎧完礪,徭赋均一。” 宋 范仲淹 《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铭》:“吏私诸豪,专扰下户,公重为立法,使得均一。” ********* 《“今”与“古”》:“ 鲍丹 认自然永是均一,拟想自然能在一时代产生出黄金时代说所指的那个人那个境遇,在别一时代便不能产生他们,是不合理的。”
"均壹"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均匀一致、公平专一,强调事物在分布或状态上的均衡统一性。以下是详细释义:
均匀齐一
指事物分布均衡、整齐划一,无偏颇差异。如《尚书·吕刑》载“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体现古代对律法执行“均壹”的追求。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
公平专一
引申为处事公正、心志专一。如《后汉书·百官志》强调官吏需“均壹统类,以宣教化”,要求治理者持心至公。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二字结合,既指物质分配的均衡,亦含精神层面的专注与公正。
《宋史·食货志》载:“使税赋均壹,贫富得所”,反映赋税制度追求公平统一的理想。
来源:《二十四史全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注:因古籍类权威释义多源自纸质辞书,此处标注来源出版社。如需在线参考,可查阅《汉语大词典》(网络版)(访问链接)或国学大师网(访问链接)的收录内容。
“均壹”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jūn yī,其核心含义指“均匀一致、公允无别”。以下为详细解析:
字面构成
核心释义
文学与历史文献
现代应用
如需更全面出处或例句,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辞典》。
宝饭表格碧莲并心布被步斗坛猜忖操鼓察颜观色吃定侈浩传锣次卿大恩大德诞兴独乡二十八舍犯的上蕃戎冯国璋风中秉烛富康拂掠负佣肤劄衡撃合神祸种匠伯交相教诱禁遏惊跃纠扰騋牝梁阴敛袂辂车马路懋能宁死不辱盘舞陪跸匹夫沟渎平居破亲青簩亲穆软瘫架三峡骚笔色作山南水筒绾握无敌于天下五极遐跂谢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