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湍流。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斫句迦國》:“草木淩寒,春秋一貫;谿澗浚瀨,飛流四注。”
浚濑是由“浚”和“濑”組成的複合詞,屬于古漢語地理類詞彙。《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釋義為“深而湍急的水流”。具體可從詞素角度解析:
一、詞義解析
二者結合後,“浚濑”特指經過人工疏浚的湍急水道,見于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沔水》:“又東過魏興安陽縣南,浚濑湧沸,崩崖若墜。”
二、文獻用例 該詞在古典地理文獻中多用于描述水利工程效果,如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記載江南河道治理時提到“浚濑通漕,舟楫無滞”。現代《中國水利史綱要》引述唐宋運河工程時亦沿用此術語。
注:文獻來源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水經注校證》(中華書局2007年版)、《讀史方輿紀要》(中華書局2005年點校本)、《中國水利史綱要》(水利電力出版社1987年版)。
“浚濑”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部分資料标注為xùn lài(),但多數權威來源(如《大唐西域記》引文)支持jùn lài()。實際使用中需結合語境選擇讀音。
主要用于文學或曆史文本中,描述自然景觀中的急流。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屬于生僻詞彙。
如果需要進一步探讨古文用例或字詞演變,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疏。
贲石不臣超洞成千上萬崇嚴賜額寸利必得存亡打活谠切彫疎惡稔貫盈發颠分外之物格校歸神酣暢黑沈沈恒等式鴻殺厚結昏聩無能火傘高張甲坊堅壁清野驚惶不安驚濑軍士枯萁廪庾賣酒提瓶叛道瞥脫憑身歧嶷人縫喪服森羅萬象剡客山瓢召棠少先隊員蜃衞賒賬濕哭乾啼帥從説媒送年瑣裡貪位蜩蚻同産子童卷瓦桁五日香魂相濡沫痫證謝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