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召棠的意思、召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召棠的解釋

《詩·召南·甘棠序》:“《甘棠》,美 召伯 也。 召伯 之教,明於南國。” 孔穎達 疏、 朱熹 集傳并謂 召伯 巡行南土,布 文王 之政,曾舍于甘棠之下,因愛結于民心,故人愛其樹,而不忍傷。後世因以“召棠”為頌揚官吏政績的典實。《藝文類聚》卷七七引 南朝 梁 劉孝綽 《栖隱寺碑銘》:“ 召 棠且思, 羊 碑猶泣。”《蕙風詞話續編》卷一引 金 李用章 《大常引·同知崔仲明生日》詞:“ 太行 千裡政聲揚,問何處,是黃堂,遺愛幾時忘!試聽取,人歌《召棠》。” 清 趙翼 《青山莊歌》:“令孫繼起為方伯,分 陝 曾栽 召伯 棠。” 清 趙翼 《瓯北詩話·詩人佳句二》引 燕人谒 《韓魏公相州祠堂記》詩:“有客能吟丞相柏,無人敢伐 召公 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召棠”是一個源自《詩經》的典故,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需結合權威文獻辨析:

一、核心典故來源 “召棠”出自《詩經·召南·甘棠序》,記載召伯(周文王之子)巡行南方時,曾在甘棠樹下處理政務,因其施政仁德,百姓愛屋及烏,連他停留過的棠樹都不忍砍伐。後世以此典故比喻:

  1. 頌揚官吏的德政(主流釋義)
  2. 代指值得紀念的政績遺迹

二、存在争議的釋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人才被埋沒”,這與傳統文獻存在差異。這種釋義可能是對成語的誤讀或引申,建議優先采用《詩經》原典及曆代注疏的釋義。

三、使用注意事項 • 文學作品中多用于稱頌官員政績(如南朝劉孝綽碑銘中的用例) • 作為姓名用字時,取「棠」的植物意象,寓意溫和吉祥 • 查證古籍時應回歸《詩經》原典及漢唐注疏體系

建議在具體語境中優先采用《詩經》典故的原始含義,若涉及現代引申義需标注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召棠的意思

召棠是一個中文詞語,代表着召喚春天回來。它通常用來形容人們期望春天的到來,希望大地萬物複蘇,生機勃勃。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召棠的部首是⺳(木字旁),由兩個部首組成:召(口字旁)和棠(木字旁,包含部首⺴)。

召的筆畫數是5,棠的筆畫數是11。

來源

召棠最早出現在《楚辭·九章·離騷》中,被視為美好寓意的象征。在這篇古代文學作品中,詩人屈原通過描述自然景觀和傳達自己的思念之情,運用了召棠這個詞語表達對春天的向往和期盼。

繁體

召棠的繁體字為「召棠」,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召棠的寫法和今天大體相同,但可能存在些許變化。然而,這些古代寫法已經很少使用了,現代漢字寫法已經成為主流。

例句

1. 春日的腳步漸近,人們為了更好地迎接春天,紛紛祈願召棠。

2. 風帶着陽光的氣息,召喚着大地的棠梨盛放。

組詞

- 喚醒:喚醒春天的到來。

- 期盼:期盼着召棠的到來。

- 心旌搖曳:心境猶如一棵棠樹在風中搖曳。

近義詞

近義詞:召春、召喚春天、呼喚春天。

反義詞

反義詞:送秋、告别春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