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絶島的意思、絶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絶島的解釋

孤島。 唐 杜甫 《白帝城放船四十韻》:“絶島容煙霧,環洲納曉晡。” 明 劉基 《樵漁子對》:“子不見乎炎洲之翡翠乎,巢居絶島之中,栖息乎陵苕之上。” 蘇曼殊 《與高天梅論文學書》:“未知居士近日作何消遣?亦一思及殘僧飄流絶島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絶島"(現代漢語多寫作"絕島")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意境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遠離大陸、與世隔絕的孤島。據《漢語大詞典》解釋,該詞由"絶"(斷絕)與"島"(水中陸地)組合而成,既強調地理空間的隔絕性,又暗含人文環境的孤寂感。

在古籍文獻中,該詞常見于山水遊記與邊塞詩作。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記》曾以"絕島竦峙"形容湘江孤峰,清代《海國圖志》則用"絕島鲸波"描述海外疆域。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文學創作,如當代散文《南海紀行》将西沙群島稱作"碧波環抱的翡翠絕島"。

從構詞法分析,"絕"作為限定語強化了地理特征:①地形隔絕(《現代漢語詞典》定義為"被水域完全包圍的陸地")②生态獨立(《中國地理百科》指出這類島嶼多形成獨特生物群落)③人文疏離(《文學意象辭典》認為該詞常隱喻遺世獨立的精神境界)。

網絡擴展解釋

“絶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孤島或與外界隔絕的島嶼,強調地理上的孤立性。例如唐代杜甫的詩句“絕島容煙霧,環洲納曉晡”中,即描繪了煙霧籠罩的孤島景象。

  2. 構詞解析

    • “絶”在此處意為隔絕、孤立,而非“極端”或“絕對”。
    • “島”指被水域環繞的陸地,組合後突出與世隔絕的意境。
  3. 文學與象征意義
    常見于古典詩文,如明代劉基《樵漁子對》用“巢居絶島”形容翡翠鳥栖息的環境,暗喻隱逸或孤獨。現代文學中(如蘇曼殊作品)也借“絶島”表達漂泊無依的心境。

  4. 擴展用法
    可引申為孤立無援的處境,例如描述個人或群體處于封閉、難以獲得外界支持的狀态。

該詞兼具地理與文學雙重含義,核心是“孤立”,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更多古文用例,可參考杜甫、劉基等作品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安佚飽飏哔叽緞不諐長翟川壑船匠處理慈保賜奠詞華打落水狗誕乳大使館頓足捩耳躲煞發懵犯得着返己浮音鬼寰果斷紅夷礮花瓣花架子隳淩禍兇劍戟森森經魁極着絶響來稿離悰靈規麟角筆龍翥羅布麻啰喽耄期瞀視末曲難爲翩翾譬由钤幹喬禁架漆黑一團柔藍三條深杯石菖蒲瑣鄙騰謗通傥王楊韋素象角歇業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