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奠的意思、賜奠的詳細解釋
賜奠的解釋
皇帝親臨緻祭。 清 昭槤 《嘯亭續錄·賜奠》:“國家寵待臣僚,遇有勳績昭著者,飾終之典,有上親臨賜奠者。”《清史稿·傅恒傳》:“其後上復幸 天津 ,念 傅恆 於此復命,又經 傅恆 墓賜奠,皆紀以詩。”
詞語分解
- 賜的解釋 賜 (賜) ì 給,舊時指上級給下級或長輩給小輩:賜予。賜死。賞賜。恩賜。 敬辭:請賜教。希賜函。 賞給的東西,給予的好處:厚賜。受賜良多。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號:
- 奠的解釋 奠 à 向死者供獻祭品緻敬:祭奠。奠酒。 穩固地安置:奠都(?)。奠基。奠定(使穩固安定,如“奠奠基礎”)。 筆畫數:; 部首:大;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賜奠”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基本含義
指皇帝親自到臣子家中或墓地緻祭,表達對逝者的哀悼與褒獎。
詳細解釋
-
詞義核心
“賜”表示皇帝自上而下的恩賜,“奠”指祭祀儀式,合起來即皇帝親臨主持或參與祭祀活動,多見于對功勳重臣的追悼場合。
-
曆史背景
這一禮儀常見于清代,如《清史稿》記載乾隆皇帝曾為大臣傅恒的墓地“賜奠”,并作詩紀念。隻有功績顯赫的臣子才能享受此殊榮,屬于帝王對臣子“飾終之典”(隆重的喪葬禮儀)的一部分。
-
與相近詞的區别
需注意與“賜封”“賜爵”等區分。“賜奠”不涉及官職授予,僅指向祭祀行為。
使用場景
- 多用于史書、文獻中描述帝王對重臣的哀榮。
- 例:清代昭梿《嘯亭續錄》提到“勳績昭著者,有上親臨賜奠”。
參考資料
- 權威釋義:漢典、清代文獻()。
- 需注意:部分詞典(如)将“賜奠”解釋為“授予官職”,可能是誤植,建議以曆史文獻記載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賜奠這個詞的意思是向神靈或先人獻祭或祈求祝福。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貝字旁,右邊的部首是田字旁。賜奠這個詞的拆分筆畫為10畫,其中貝字旁占了3畫,田字旁占了7畫。
賜奠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它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用于描述宮廷或廟宇中的祭祀儀式。在繁體字中,賜奠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賜奠這個詞的部分字形可能略有不同。比如,田字旁可能有線條的位置和形狀上的差異,但整體上仍能體現出賜奠的意思。
以下是一個例句:“我們今天舉行這場盛大的賜奠儀式,以向我們的先祖緻敬和祈求祝福。”
和賜奠相關的組詞可以有:賜祀、奠儀、祭奠等。近義詞可以有:祭拜、祭祀、祭壇等。反義詞可能不太適用于賜奠這個詞。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