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川壑的意思、川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川壑的解釋

河谷。 南朝 宋 謝靈運 《慧遠法師碑》:“川壑如泣,山林改容。” 南朝 梁 江淹 《蓮花賦》:“永含靈於洲渚,長不絶兮川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川壑是漢語中一個富有畫面感的複合詞,由“川”與“壑”兩個單字組合而成,常用于描繪自然地貌或引申表達深邃、壯闊的意境。以下是其詳細釋義及文化内涵:


一、單字本義

  1. 川(chuān)

    • 本義:指河流、水道,如《說文解字》釋為“貫穿通流水也”。
    • 引申:泛指平坦的陸地或平原(如“一馬平川”),亦象征流動與貫通。
  2. 壑(hè)

    • 本義:深谷、溝壑,如《爾雅·釋山》注“壑,溪谷也”。
    • 引申:喻深邃之境(如“欲壑難填”),含幽深、容納之意。

二、合成詞“川壑”釋義

核心含義:

指河流與山谷交織的自然地貌,強調山水相依的壯闊景觀。常見于詩文,兼具地理實指與意境象征的雙重屬性。


三、文化意蘊與典籍用例

  1. 自然審美

    中國山水畫與詩詞常以“川壑”表現雄渾意境,如杜甫《北征》“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蕩潏”暗含川壑之勢。

    典籍參考:《杜詩詳注》(中華書局,1979年,卷五)

  2. 哲學隱喻

    《莊子·秋水》以“萬川歸海”喻道法自然,川壑象征萬物歸一的宇宙觀。

    典籍參考:《莊子集釋》(郭慶藩輯,中華書局,2012年,卷六)

  3. 生态智慧

    古代水利著述(如《水經注》)強調“因川壑之勢導水”,體現因地制宜的生态觀。

    典籍參考:《水經注校證》(陳橋驿校證,中華書局,2007年,卷三)


四、權威辭書釋義


引用文獻來源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2013年。
  2. 郭璞注,《爾雅》,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3. 郦道元,《水經注校證》,中華書局,2007年。
  4.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2年。
  5.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

網絡擴展解釋

“川壑”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來源信息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川壑(拼音:chuān hè)指河谷,由“川”(河川)和“壑”(溝壑)組合而成,字面指河流沖刷形成的深溝地形。其注音為ㄔㄨㄢ ㄏㄜˋ。

二、詳細釋義與文獻引用

  1. 自然地理意義
    描述河流湍急、地形陡峭的河谷景觀,常見于寫景或地貌描寫。例如南朝謝靈運《慧遠法師碑》中“川壑如泣,山林改容”,以及江淹《蓮花賦》“永含靈於洲渚,長不絶兮川壑”,均以川壑渲染自然景象的壯闊與蒼涼。

  2. 比喻義
    引申為人生道路的坎坷或困境,如“川壑難越”形容面對艱難險阻。

三、使用場景

四、補充說明

“川壑”屬于較為古典的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文學作品或特定語境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例,可參考南朝文獻或相關辭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按蹻奔頭不竭之府陳浮齒肬矗矗處中颠陷風鳥風鐵風土性植物歌風功蓋天地觥觥公命害喜豪闊後艱花崗石活動椅建除體節離羯羶積灰急流勇退驚癎景仰吉徵鋸床況于老院公蠟人雷居士兩楷靈輴麟跱漓俗毛谷目定口呆抛淪清樂囚牛全仗曲桡溽露山高路遠稍綠升俪身界蛇銜實牢竦淅統業統戰頑嚣文藝批評渥澤僩靜仙闼小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