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掃箨。比喻消滅敵軍。 明 梅鼎祚 《玉合記·發難》:“你看這 洛陽 地面,人不知兵,勢猶捲籜,好喜好喜!”參見“ 掃籜 ”。
“卷箨”是一個較為冷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如需深入探究,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典文獻。
《卷箨》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有着豐富的含義。通常指由竹子或紙張制成的卷形物,也可以指書籍或文件的卷首篇章。
《卷箨》可以拆分成三個部首:竹(⺮),立(立),⺍(竹冰)。
它的總筆畫數為20,其中竹部3畫,立部5畫,⺍部12畫。
《卷箨》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楚辭》中。它在古時候的繁體寫法為「卷篋」。
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區别,例如「卷」的古代寫法為「巻」,「箨」的古代寫法為「笰」。這些舊字體在演變過程中逐漸被簡化和統一。
1. 書法家用毛筆在紙張上寫下了一幅《卷箨》。
2. 他打開了一個古代的《卷箨》,裡面記錄着許多曆史故事。
3. 他包了一支竹制的《卷箨》,放在書包裡備用。
1. 卷簾:指可以卷起的門簾或窗簾。
2. 箨箋:指用竹片或紙張制成的文字材料。
3. 卷腹:指進行腹部鍛煉的一種運動。
1. 卷軸:指用紙、布等材料制成的卷形文物。
2. 手卷:指手捧的卷形書籍。
3. 卷冊:指卷裝的書籍或文件。
1. 展開:與卷曲相反,指将彎曲的東西展開。
2. 展扇:指将折疊的扇子打開。
3. 展開:指将折疊物體打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