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連理木。古人認為王者德澤純洽、八方合為一始生。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瑞木朋生,祥禽輩作。” 錢仲聯 集注引《宋書·符瑞志》:“木連理,王者德澤純洽,八方合為一,則為生。 元嘉 中二十七見。” 唐 柳宗元 《為京兆府請複尊號表》之三:“神禾嘉瓜,祥蓮瑞木,萬物暢遂,百穀茂滋,此天之至靈也。”《宋史·樂志一》:“國朝, 合州 進瑞木成文,馴象由遠方自至。”《鏡花緣》第一回:“他如仙果、瑞木、嘉穀、祥禾之類,更難枚舉。”
(2).後世本此制作祭祀、朝會之樂歌。亦以之為樂曲名。《宋史·樂志五》:“昔 乾德 六年,嘗詔 和峴 作《瑞木》、《馴象》及《玉烏》、《皓雀》四瑞樂章,以備登歌。”
(3).佳木。指好的花木。 峻青 《秋色賦·焦裕祿的光輝》:“他透過那大雪紛飛朔風凜冽的寒冬季節,看到了佳木蔥籠瑞木競秀的春天風光。”
由于專業漢語詞典資源中暫未收錄“瑞木”作為獨立詞條的詳細釋義,以下解釋綜合其字義、曆史文獻用例及文化象征意義進行說明,并标注可查證的權威來源:
字源釋義
組合為“瑞木”,即象征祥瑞的樹木,多與天象、政治吉兆關聯。
曆史文獻用例
文化象征意義
見于中華書局點校本或“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數據庫(ctext.org)。
參見陶思炎《中國祥物》(東方出版中心,ISBN 9787506018528)第四章。
注:若需具體詞典釋義,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或《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本。
“瑞木”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文獻及學科領域綜合解釋:
連理木
古人認為瑞木是祥瑞之兆,象征君王德政。《宋書·符瑞志》記載:“木連理,王者德澤純洽,八方合為一,則為生。”南朝鮑照《河清頌》中“瑞木朋生”即指此意,唐代柳宗元也曾在奏表中提及瑞木與國運昌盛的關系。
祭祀樂歌名
宋代《宋史·樂志》記載,乾德六年曾诏令創作《瑞木》樂章,用于祭祀、朝會等儀式,成為禮樂文化的一部分。
佳木代稱
泛指美好花木,如現代作家峻青在作品中用“瑞木競秀”形容繁茂的春日景象。
瑞木是金縷梅科蠟瓣花屬植物,學名Corylopsis multiflora Hance,特征如下:
作為人名時,“瑞”象征吉祥,“木”代表質樸或成材之樹,組合寓意“德澤廣被、正直向上”。據統計,“瑞木”重名率較低,約每億人中僅6.8萬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植物學特征或古籍原文,可查閱相關百科及文獻來源。
阿難倍費邊郊碧室倉頭草叢長夜飲丑末籌筭蹴蹋怠容地圖冊非薄绋冕杠棒詭觀鹖雞皇彜九英梅卷甲韬戈歁窦慷慨捐生靠近魁重樓梯輪化録音馬骔美行悶聲不響米鹽腦門心子農具配伍譬比評唱品爵虬角缺吃少穿三尺男僧夏閃紅贍知沈吟未決衰少水陸堂泗上四時主繐帳素積娑婆诃肅香素隱太壇痛擊土塊荼荠突突哝哝瀢瀢嫌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