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連理木。古人認為王者德澤純洽、八方合為一始生。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瑞木朋生,祥禽輩作。” 錢仲聯 集注引《宋書·符瑞志》:“木連理,王者德澤純洽,八方合為一,則為生。 元嘉 中二十七見。” 唐 柳宗元 《為京兆府請複尊號表》之三:“神禾嘉瓜,祥蓮瑞木,萬物暢遂,百穀茂滋,此天之至靈也。”《宋史·樂志一》:“國朝, 合州 進瑞木成文,馴象由遠方自至。”《鏡花緣》第一回:“他如仙果、瑞木、嘉穀、祥禾之類,更難枚舉。”
(2).後世本此制作祭祀、朝會之樂歌。亦以之為樂曲名。《宋史·樂志五》:“昔 乾德 六年,嘗詔 和峴 作《瑞木》、《馴象》及《玉烏》、《皓雀》四瑞樂章,以備登歌。”
(3).佳木。指好的花木。 峻青 《秋色賦·焦裕祿的光輝》:“他透過那大雪紛飛朔風凜冽的寒冬季節,看到了佳木蔥籠瑞木競秀的春天風光。”
“瑞木”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文獻及學科領域綜合解釋:
連理木
古人認為瑞木是祥瑞之兆,象征君王德政。《宋書·符瑞志》記載:“木連理,王者德澤純洽,八方合為一,則為生。”南朝鮑照《河清頌》中“瑞木朋生”即指此意,唐代柳宗元也曾在奏表中提及瑞木與國運昌盛的關系。
祭祀樂歌名
宋代《宋史·樂志》記載,乾德六年曾诏令創作《瑞木》樂章,用于祭祀、朝會等儀式,成為禮樂文化的一部分。
佳木代稱
泛指美好花木,如現代作家峻青在作品中用“瑞木競秀”形容繁茂的春日景象。
瑞木是金縷梅科蠟瓣花屬植物,學名Corylopsis multiflora Hance,特征如下:
作為人名時,“瑞”象征吉祥,“木”代表質樸或成材之樹,組合寓意“德澤廣被、正直向上”。據統計,“瑞木”重名率較低,約每億人中僅6.8萬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植物學特征或古籍原文,可查閱相關百科及文獻來源。
《瑞木》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指充滿瑞氣和吉祥的樹木。
《瑞木》由部首“石”和“木”組成,其中部首“石”表示寶石,表示充滿瑞氣和吉祥之意;部首“木”表示樹木,表示瑞木是一種樹木。該字總共由9筆組成。
《瑞木》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和詩歌中,形容那些被認為具有祥瑞和吉祥之氣的樹木。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瑞木通常被視為吉祥的象征。
《瑞木》在繁體中的寫法為「瑞樹」。
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演變,在古時候,《瑞木》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意思和形狀保持一緻。
1. 那片瑞木下,彙聚了豐收的祝福和喜悅。
2. 瑞木搖曳的枝葉給整個山谷帶來了生機。
瑞氣、吉祥、瑞雪、瑞獸
祥瑞、吉利、幸運、吉祥如意
惡兆、不祥、厄運、衰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