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距,通“ 拒 ”。謂拒而不納。《楚辭·劉向<九歎·惜賢>》:“妄周容而入世兮,内距閉而不開。” 王逸 注:“言己欲妄行周比苟容,自入於君,心内距閉而意不開,敏於忠正而愚於讒諛也。”
(2).距,通“ 拒 ”。閉門拒見。《漢書·鮑宣傳》:“ 宣 坐距閉使者,亡人臣禮,大不敬,不道,下廷尉獄。”
“距閉”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籍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層釋義:
拒絕接納
“距”通“拒”,指主觀上排斥或拒絕接受他人意見、建議等。例如《楚辭·九歎·惜賢》中“内距閉而不開”,王逸注解為内心封閉、拒絕接納讒言。
閉門拒見
指行為上的拒絕,如閉門不接待他人。《漢書·鮑宣傳》記載鮑宣因“距閉使者”獲罪,即閉門拒絕使者來訪。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楚辭》《漢書》原文,或參考滬江線上詞典等專業文獻。
《距閉》是一個漢字詞組,意思是兩個物體或者時間之間的間隔、距離或者差别。這個詞通常用來描述一種相對較遠的或者不可逾越的距離。
《距閉》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足和門。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距閉》這個詞的來源不太明确,但可以猜測是由《距》和《閉》兩個單獨的字組合而成。《距》代表距離,而《閉》代表關閉、封鎖、不可逾越的含義。所以,這個詞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兩個物體或者時間之間的距離是封閉、不可逾越的。
《距閉》這個詞的繁體字是距閉。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存在一些差異。關于《距閉》這個詞的古代寫法沒有确切的記載。
1. 他們之間有着很大的距閉,幾乎沒有共同的語言和興趣。
2. 兩個國家之間的距閉很大,達成一緻将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組詞:閉合、閉塞、距離。
近義詞:距離、隔閡、差異。
反義詞:親近、接近、相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