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得也的意思、得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得也的解釋

1.猶言得了。

2.應答之詞。猶言明白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得也”在漢語中屬于文言表達組合,需分釋“得”與“也”的獨立語義及組合用法:

一、單字釋義

  1. 得:《漢語大詞典》收錄其核心含義為“獲得、能夠”,如《禮記·大學》“慮而後能得”中表示收獲。另含“適宜”義,如《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此之謂得也”中表恰當。

  2. 也:作為語氣助詞,《古代漢語虛詞詞典》歸納其功能有三:①表判斷(如《論語》“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②表肯定(如《孟子》“魚,我所欲也”);③表疑問(如《莊子》“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可以旬數矣,吾見怪焉”)。

二、組合解析 “得也”多出現于先秦典籍,如《莊子·齊物論》“惡乎然?然于然。惡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複通為一。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此處“得也”構成遞進式判斷,指通達即為“得”的境界。

三、方言遺存 現代吳語區(如蘇州話)保留“得也”作句末語氣詞,如“該樁事體辦成功得也”,表動作完成兼帶感歎語氣。此用法可追溯至明清白話小說,如《醒世姻緣傳》第四回“狄員外道:‘這也得也’”中表認可。

網絡擴展解釋

“得也”是一個漢語表達,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主要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一、作為應答詞(常見用法)

  1. 基本含義
    “得也”通常用于口語中,表示應答或結束話題,相當于“得了”“明白了”“行啦”等。例如:

    • 甲:“這事就交給你了。”
      乙:“得也,放心吧!”(表示接受或同意)
  2. 語氣特點
    帶有輕松、隨意的色彩,常用于日常對話或非正式場合。

二、作為成語(較少見,需謹慎使用)

有資料提到“得也”可視為成語(發音:dé yě),表示“結果必然發生”,強調無法避免。例如:


補充說明

建議根據具體語境選擇解釋,日常交流中以第一種用法為主。

别人正在浏覽...

罷瘠熛起不置超然遠舉成案炊甑出列從心所欲耳聾眼瞎煩懑風恬浪靜罕漫河公狠闇菅屦交纏寂定禁府糾逖技蓺濬導軍機處扣槃扪燭離數亂事輪番鹿女屢試屢驗慢條絲禮美談農本培敦皮簧疲朽撲握乾符七精奇厖福艾欽工七損八益卻地區穴蒻笠生山神贶市井人受歲爍亮淑孝四時田園雜興嵩厚恬熙倜倜绨繡讬陀亡散帏帟五彩缤紛五荒六月細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