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辭的意思、陳辭的詳細解釋
陳辭的解釋
(1).發布命令。《國語·周語上》:“布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增修於德而無勤民於遠,是以近無不聽,遠無不服。”
(2).發表言論,訴說。《國語·晉語八》:“臣嘗陳辭矣,心以守志,辭以行之,所以事君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表》:“并陳辭帝庭,匪假書翰。” 宋 陳亮 《祭金伯清父文》:“念歸怨之何所,矢陳辭之靡他。” 清 唐孫華 《石鼓歌》:“陳辭紀事鋪鉅藻,追匹《雅》《頌》非 齊 謳。”
詞語分解
- 陳的解釋 陳 (陳) é 排列,擺設:陳列。陳兵。 述說:陳述。陳情。詳陳。陳訴。陳說。 舊的,時間久的:陳舊。陳腐。陳醋。推陳出新。陳陳相因。陳迹。陳皮。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淮陽縣一帶。 中國朝代名
- 辭的解釋 辭 (辭) í 告别:告辭。辭訣。辭行。辭世。辭别。 不接受,請求離去:辭職。辭呈。 躲避,推托:不辭辛苦。辭讓。辭謝。推辭。 解雇:辭退。 同“詞”。 優美的語言:辭藻。修辭。 講話;告訴:“請辭于
網絡擴展解釋
“陳辭”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其不同層面的解釋:
一、成語含義
-
基本解釋
指陳舊的言辭或陳詞濫調,常用于批評缺乏新意的表達。由“陳”(陳舊)和“辭”(言辭)組成,強調語言内容的過時性。
例句:某些演講者反複使用陳辭,聽衆感到乏味。
-
使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政治人物、作家或公衆人物依賴舊有表達方式,缺乏創新。
二、普通詞語含義
-
發布命令
古漢語中可指“發布政令”,如《國語·周語上》記載的“布令陳辭”。
例句:君主通過陳辭宣示政策。
-
發表言論或訴說
表示陳述觀點、申訴情感等,如《文心雕龍》中“陳辭帝庭”指在朝廷上表達意見。
例句:他多次陳辭,希望得到公正對待。
三、與“陳詞”的關聯與區别
- 關聯:兩者均可指“陳舊言辭”,但“陳辭”更傾向成語化表達,而“陳詞”更常用作動詞(如“陳詞濫調”)。
- 區别:在古漢語中,“陳辭”有“發布命令”的獨立含義,而“陳詞”多指陳述内容(如申訴、著述)。
“陳辭”需結合語境判斷:成語強調内容陳舊,普通詞語可指發布命令或陳述觀點。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國語》《文心雕龍》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陳辭》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陳辭(chén cí)是指陳述言辭,即通過語言表達來陳述自己的觀點、意見或主張。它是指社交或正式場合中以言辭方式表達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拆分部首和筆畫
《陳辭》一詞拆分成兩個部首:阝(fù)和辛(xīn)。它由9個筆畫組成,其中包括2個橫畫、1個豎畫、4個撇畫和2個點畫。
來源
《陳辭》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體現了人們通過言辭表達自己觀點和意見的方式和需求。這個詞既有文化傳統的内涵,也有現代社交的需求。
繁體
在繁體字中,陳辭的寫法是「陳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陳辭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和變化,但總體來說,它仍然表達着通過言辭陳述自己的意見和觀點的含義。
例句
1. 出席會議時,請大家提供自己的陳辭,以便讨論問題。
2. 他運用精辟的陳辭,向大家解釋了複雜的理論。
組詞
相關的組詞有:陳述、陳述書、陳迹、陳舊。
近義詞
陳述、陳詞、陳說。
反義詞
虛辭、空辭、套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