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兼善天下的意思、兼善天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兼善天下的解釋

兼善:使大家都有好處。使天下人都得到好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兼善天下”是一個源自儒家經典的成語,其核心内涵指賢德之人不僅注重自身修養,更緻力于使天下百姓都得到恩惠與福祉。以下從釋義、出處與思想内涵三方面解析:


一、釋義與字源


二、典籍出處與儒家思想

核心出處:《孟子·盡心上》

“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主張士人應根據境遇調整責任:顯達時須惠澤天下,困頓時則修養自身。這一思想體現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進階邏輯,将個人道德實踐與社會責任相統一。

思想深化:

  1. “内聖外王”的實踐:以個人修養(内聖)為基礎,擴展至社會貢獻(外王)。
  2. 濟世情懷:突破“獨善”的局限,強調知識分子對社會的主動擔當,如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所言:“達而能及人,則所善者大矣。”

三、文化影響與當代價值

該成語濃縮了儒家入世精神,曆代志士以此為理想:


參考來源:

  1. 釋義依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經典解讀參見《孟子譯注》(中華書局,楊伯峻譯注版)
  3. 思想分析參考《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著)

網絡擴展解釋

“兼善天下”是一個源自儒家經典的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一、基本釋義

“兼善天下”指使天下人都能得到益處,強調在個人能力或地位提升後,應廣泛造福社會。其中“兼善”意為“使大家都有好處”。

二、出處與哲學内涵

  1. 經典出處
    出自《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前半句“獨善其身”指不得志時修養自身,後半句“兼善天下”則強調顯達時應承擔社會責任。

  2. 儒家思想背景
    體現了孟子“推己及人”的仁政理念,主張将個人道德修養擴展至社會關懷,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脈相承。

三、用法與延伸

四、相關辨析

需注意與“獨善其身”的對比:前者強調濟世,後者側重自我完善,兩者共同構成儒家“進退之道”的完整體系。

提示:如需了解該成語的具體用例或延伸讨論,可參考《孟子》原文或相關儒家思想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鳌擲鲸呿卞璧玺辯惠變亂部頭茶道長風破浪惝怳剗戾沉浮俯仰成道成雙成對窗扇傳騎處事餈糕詞人村哥裡婦叨沓調補第七個十字架奪席風績撫定負心違願輔正寒筍後作火赫虎神營謇讷竭涸诘窮棘荊窘絶記驗極欲瀝酒羅巾囊米鳥子聲疲單乞哀宂口乳穉沙罐設旄師友石油焦受胙水嬉四論宗四英銅駞銅魚推極忘歸草未竟之志烏骓謝池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