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狷厲的意思、狷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狷厲的解釋

氣量狹窄而嚴厲。《三國志·吳志·張溫傳》:“ 豔 ( 暨豔 )性狷厲,好為清議……彈射百僚,覈選三署,率皆貶高就下,降損數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貪鄙,志節污卑者,皆以為軍吏,置營府以處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狷厲(juàn lì)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複合詞,由“狷”和“厲”二字組合而成,其含義融合了這兩個單字的核心特質。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指人性格耿直剛烈、潔身自好且鋒芒外露。具體表現為:

  1. 狷介剛直:堅守原則,不隨波逐流,性情正直不屈,如《論語》所言“狷者有所不為”(《論語·子路》)。
  2. 嚴厲峻切:待人處事鋒芒畢露,言辭或行為銳利嚴苛,帶有“厲”字的決絕與肅殺之氣(參考《漢語大詞典》“厲”字條)。

二、詞源與構成

  1. 狷(juàn):

    本義為拘謹、潔身自好,引申為性情正直而不苟合。《說文解字》釋為“褊急也”,段玉裁注:“狷,有所不為也。”

  2. 厲(lì):

    原指磨刀石,引申為嚴肅、猛烈、銳利。《廣雅·釋诂》載:“厲,上也”,含“高峻”“激烈”之意。

    二字合成後,強化了“剛直不屈且帶鋒芒”的人格特質(《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474頁)。

三、古籍用例

《明史·雒于仁傳》中描述谏臣雒于仁:

“狷厲敢言,嘗疏陳上過,辭極峻切。”

此處凸顯其不畏權勢、直言進谏的剛烈性格(中華書局點校本《明史》卷234)。

四、近義與反義詞

五、學術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明确收錄“狷厲”詞條,釋義為“耿介剛厲”(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第7卷)。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在“狷”字條目下引“狷厲”為例,注“性情剛正而嚴厲”(1998年版,第822頁)。

參見:

更詳盡的語義演變可參《說文解字注》(段玉裁)、《廣雅疏證》(王念孫)中對“狷”“厲”的單字訓诂。

(注:因“狷厲”屬生僻詞,權威線上詞典暫缺專屬電子條目,建議查閱上述紙質詞典獲取原始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關于“狷厲”的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狷厲”指氣量狹窄而性格嚴厲,形容人既缺乏包容心又行事嚴苛。其中,“狷”本義為急躁或潔身自好,“厲”則指嚴厲、苛刻,兩者結合凸顯性格缺陷。

  2. 出處與例證
    該詞出自《三國志·吳志·張溫傳》,原文提到人物暨豔“性狷厲,好為清議”,描述他在選拔官員時過于嚴苛,貶低高位者、提拔低階者,甚至将“志節污卑者”貶為軍吏,反映出其偏狹且嚴厲的行事風格。

  3. 用法特點
    多用于批評性語境,強調因性格狹隘而導緻的過度嚴厲行為,常見于曆史文獻或對人物性格的負面評價中。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偏狹嚴苛、刻薄寡恩
    • 反義詞:寬宏仁厚、豁達大度

如需了解該詞更多用例或語境差異,可參考古籍中相關人物評述(如《三國志》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扳指兒彬彬有禮不寒而慄不經心擦磨長齡成句黵易點胸洗眼端較斷奏杜門晦迹獨體恩俸輔行幹脯高才絕學遘奸浩涆狠透鐵和聲後歲慌悴荒湎黃石公卉翕嘉會戛玉敲金記事九花覽曆流澌耧車鲈鯉陸挽門牙苗姜蔫煙努牙突嘴闝宿全器認殺如詳繳塞禱搔爬詩匳實呸呸屍饔數學課韬斂廷評通禮外江罔知所措屋烏物誘黠鬼響老香蕊翕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