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韓朋木的意思、韓朋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韓朋木的解釋

古代傳說中的相思樹。為 韓朋 (即 韓憑 )夫婦冢上所生。相傳 韓朋 夫妻死後,衣化為蝶,墓生雙木,“屈體相就,根交于下,枝錯于上, 宋 人哀之,遂稱其為相思樹”。見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一。 元 楊維桢 《西湖竹枝歌》之三:“琵琶元是韓朋木,彈得鴛鴦一處飛。”參見“ 韓憑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韓朋木"是漢語典故詞彙,源自先秦古籍《列異傳》及東晉幹寶《搜神記》卷十一所載的"韓憑夫婦"傳說。該詞指代忠貞不渝的愛情象征物,具體釋義如下:

一、詞源典故 據《搜神記》記載,戰國時期宋康王強占韓憑(亦作韓朋)之妻何氏,夫婦二人殉情後,其墓生梓木二株,"根交于下,枝錯于上",有鴛鴦栖于樹梢悲鳴。後世遂稱此類連理枝為"韓朋木"。

二、文化内涵 此木承載着三個核心語義:

  1. 象征生死不渝的愛情,《藝文類聚》卷四十引文稱其"屈體相就,根交于下,枝錯于上"
  2. 代表抗争強權的精神,《太平禦覽》卷五五九載何氏投台自盡時"左右攬之,衣不中手而死"
  3. 體現物化忠魂的民間信仰,《嶺表錄異》記述該樹"有文若篆籀,人莫能識"

三、詞義演變 唐代《敦煌變文集·韓朋賦》将傳說細節化,使"韓朋木"成為定型典故。宋代《太平寰宇記》卷十四記載河南商丘有韓憑祠,祠前生連理樹,強化了該詞的地域文化屬性。

四、現代應用 此詞常見于古典文學研究領域,《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樂府詩箋注》等權威注本均引證該典故。在民俗學研究中,常與"相思樹""連理枝"構成互文關系,如《中國民間文學史》第三章第二節專門論述此傳說流變。

網絡擴展解釋

“韓朋木”是古代傳說中的相思樹,其背後承載着韓朋(即韓憑)夫婦的凄美愛情故事。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與傳說背景

韓朋木得名于韓朋夫婦的典故。相傳戰國時期,韓朋與妻子貞夫因反抗宋康王迫害,雙雙殉情而死。死後,他們的墓地上生出兩棵大樹,樹幹“屈體相就”,根部交纏,枝葉交錯,被宋人稱為“相思樹”。此外,傳說他們的衣物化為蝴蝶,象征忠貞不渝的愛情。

2.文獻出處

這一故事最早見于晉代幹寶的《搜神記·卷十一》,其中詳細記載了韓憑夫婦的悲劇以及墓生雙木的情節。後世文人常引用此典故,如元代楊維桢在《西湖竹枝歌》中寫道:“琵琶元是韓朋木,彈得鴛鴦一處飛”,将韓朋木與愛情意象結合。

3.文化象征

韓朋木成為中國文化中“相思”的典型象征,代表生死相依、至死不渝的情感。其“根交枝錯”的形态,暗喻夫妻靈魂的糾纏與永恒聯結。

4.相關考辨

“韓朋”與“韓憑”為同一人物的不同寫法,可能與古代文獻傳抄差異有關。故事版本在不同典籍中略有細節調整,但核心情節一緻。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記載或文學引用,可查閱《搜神記》原文及相關詩詞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愛吃棗兒湯闇晦擺莊迸泉并州不戴不識不知不語兵禅除暢遠陳倉詞曹刺戟叢篁單幫單舸吊文底樣孚甲扶餘過悔橫剖面穢土昏爛家肥髻荷金燈九原可作倦煩鴡鸠酷能癞皮狗列星流風餘韻漏電魯殿馬茹子門宇門祚泯玷涅文鋪頭口清拔清間青鞋布襪起死人肉白骨乳泉濡寫舌辯慎始慎終時羞手痕碑守約施博素蘂桐江亡君烏私相伐霞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