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祧緒。指子孫傳宗接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俠女》:“且身已向暮,旦夕犯霧露,深以祧續為憂耳。”
“祧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基本詞義
“祧續”讀作tiāo xù,意為“子孫傳宗接代”。其中“祧”本指古代祭祀遠祖的宗廟,後引申為繼承祖先;“續”指延續、接續,合起來強調家族血脈的傳承。
字義分解
使用示例與語境
該詞多用于傳統文學或正式表述中。例如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俠女》中:“深以祧續為憂耳”,表達對後代傳承的擔憂。
文化背景
在古代宗法制度下,“祧續”反映了家族延續的重要性,尤其強調男性後嗣對祭祀和家族地位的維系。
“祧續”是結合宗廟祭祀與血脈延續的複合詞,多用于描述傳統家族傳承,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古籍或曆史語境中。
祧續(tiao2xu4)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繼承、延續。它包含了祧字和續字兩個部分,通過結合形成了一個具有特定含義的詞彙。
祧字的部首是示字旁(礻),續字的部首是纟(纟)。祧字總共有9畫,其中示字旁為5畫,續字為4畫。
祧續來源于古代《詩經·大雅·國風·周南·桃夭》中的一首詩:“祧兮祧兮,宜爾子孫維維兮。毋失我教兮。”此處的“祧”意為傳承,延續,指維系着祖輩教誨的家風。後來,祧續逐漸演化為一個抽象名詞,指代人們繼續傳承和延續的意願和行為。
祧續的繁體字為「祧續」。
在古代,祧續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根據《說文解字》,祧字在篆書時期的寫法為「讠兆」。在隸書時期的寫法為「示貌」,并在進一步演變中,示字旁的上半部分逐漸獨立出來,形成了現代常見的示字旁(礻)。
1. 他承載着家族的祧續,努力傳承家風家訓。
2. 這位企業家将企業的祧續作為自己的使命。
祧風、祧養、祧靈、祧命、祧祀、祧師等。
近義詞:傳承、延續。
反義詞:中斷、終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