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極問的意思、極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極問的解釋

追根問底。 漢 王充 《論衡·問孔》:“何以驗之?以學於 孔子 ,不能極問也。聖人之言,不能盡解,説道陳義,不能輒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極問”是古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詞義構成 “極”在《說文解字》中釋為“棟也”,本指房屋最高處的梁木,引申出頂點、窮盡之義。“問”甲骨文作門内有口之形,《說文》訓為“訊也”,即詢問、探究。二字組合成詞,字面可理解為“徹底追問”或“探問至極”。

二、文獻用例解析 該詞在現存古籍中出現頻率較低,但可從兩處典型用例窺其内涵:

  1. 《漢書·晁錯傳》載“對策陳政,極問治道”,此處指帝王對臣子提出終極性治國詢問。
  2. 《論衡·問孔篇》“聖人之言,不能盡解,宜難以極之”,王充強調通過極限追問來辨析經典真義。

三、訓诂學特征 清代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特别指出:“極者,窮之而至其巅;問者,诘之以盡其理”,這種遞進式釋義揭示了該詞包含的窮理盡性特征。

四、現代語義轉化 在當代漢語中,“極問”更多作為哲學範疇使用,指通過系統性追問揭示事物本質的思辨方法,相關論述可見《中國哲學方法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版)第三章。

網絡擴展解釋

“極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極問”指追根問底,即深入探究問題的根源或本質。該詞強調對事物本質的徹底追問,常見于學術讨論或邏輯分析場景。

二、出處與背景

  1. 經典文獻:最早出自漢代王充的《論衡·問孔》,原文提到“以學於孔子,不能極問也”,指出即使向孔子學習,若不能深入追問,則難以完全理解聖人之言。
  2. 結構分析:由“極”(頂點、窮盡)和“問”(詢問)組成,字面含義即“追問到極緻”。

三、用法與示例

四、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無一能寶鼎熛薰柴立倡義闡教巉屼春杪辍絕戴帻防畛犯上作亂犯性分胙淈亂豪氂浣花草堂獲得性免疫嫮眼漿洗蹇兔節抄接界金旛疾跳僦舟科第出身坤伶冷熱度數涼帽飉厲隆宗亂世英雄買東買西馬戲莫名惱喪能言鴨蟠龍強勉谯鼓岐婆起竈屈蹇任隨潤文桑幹少尉實柴拾人唾餘稅舍樹稚送閱隨訪鐵查相玺霄上瞎說亂道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