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瞎説八道 ”。
“瞎說亂道”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人胡亂說話、不講道理,缺乏事實依據或邏輯性,常用來形容不負責任、隨意編造的言論。
詳細解析
使用場景
多用于批評他人發言不實或缺乏依據,例如:
相關延伸
文化背景
該成語源自口語化表達,常見于明清文學作品,如《西遊記》等古典小說中類似用法(如“胡說亂道”),後逐漸固定為四字成語。
《瞎說亂道》是一個成語,指的是說話言不由衷,胡言亂語,毫無根據。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言談舉止不真實、不可靠。
《瞎說亂道》的拆分部首是目、口、道。其中,“瞎”字的筆畫數為15,是由目旁、奄字頭、彎鈎、撇、點、橫等部首組成;“說”字的筆畫數為7,是由言字旁、石字旁等部首組成;“亂”字的筆畫數為7,是由乙字旁、氵字旁等部首組成;“道”字的筆畫數為12,是由首字頭、蔔字旁、由字旁等部首組成。
《瞎說亂道》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諺語和民間故事。它是對一個人言談不實、胡亂編造事實的行為進行批評和諷刺的描述。
《瞎說亂道》的繁體字為《瞎說亂道》。
《瞎說亂道》這個成語的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相似,沒有太大的區别。
1. 他的話都是瞎說亂道,根本就不能信任。
2. 這個人常常瞎說亂道,不管是什麼事情都是隨口編造的。
1. 狡辯無據
2. 胡說八道
3. 信口雌黃
1. 胡扯蠱惑
2. 胡編亂造
嚴謹有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