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雇船,租船。 宋 張師正 《括異志·陳靖》:“以公事忤郡太守,輒緻所事而去,即日僦舟東下,隱於 葉山 。” 明 文徵明 《記沖丞俞公》:“将僦舟,而江水盛怒,聲搖數十裡,客舟布岸不敢動。”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二章:“ 宋 嘉泰 時,行都大火,衙署壘舍民居皆盡,亙十餘裡……百官僦舟以居。此尤火災之大者。”
僦舟
僦舟是一個文言色彩濃厚的漢語詞彙,由“僦”與“舟”組合而成,意為“租賃船隻”。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解析其含義及用法:
合成詞義:通過支付費用租用船隻,多用于古代交通場景。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僦舟:租船。
例句:宋·陸遊《秋夕書事》詩:“僦舟渡江濤,惴惴莫敢息。”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第7卷,第102頁。
(注: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數據庫)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僦:租賃。
例證:《史記·平準書》:“弘羊又請令民得入粟補吏,及罪以贖……而天下賦輸或不償其僦費。”
來源:1998年版,第768頁。
《辭源》(第三版)
僦舟:雇船。
引例:唐·柳宗元《嶺南節度飨軍堂記》:“舟車僦傭,悉歸諸度支。”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285頁。
例: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商賈僦舟車以轉運,官吏乘傳符以巡行。”
現代漢語中,“僦舟”已極少使用,被“租船”“包船”等白話詞彙取代,但仍見于曆史文獻研究或仿古文本創作中。
參考資料:
“僦舟”是古代漢語中表示租賃船隻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指“雇船”或“租船”,多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租賃船隻的行為。
“僦舟”多見于曆史典籍,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但可通過文獻了解古代交通、生活等方面的細節。
罷廢邦門标準煤耗率冰窖哺鞠參饷嘈亂測旗侈欲翠斾毳錫搗臼調繁地瀝青颿船鲂鮄诟笑廣寒秋鲑禀何在花骨朵灰慘火成岩壺矢假延急彪各邦濟濟一堂謹素急人急于事功捄世匼帀兩邊廂靈性林下例授流産龍眉豹頸瞑思苦想蛑蝤牛之一毛努出魄力破聲鋪着千總清貧寡欲窮侈極奢生死海逝往四海承平條桑通話同路人通勤推诘吐噏違經骛駛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