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進退格的意思、進退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進退格的解釋

亦作“ 進退韻 ”。律詩用韻的一種格式。一首詩采用兩個相近的韻部來押韻,隔句遞換用韻,一進一退,故名。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有轆轤韻者,雙出雙入。有進退韻者,一進一退。” 郭紹虞 校釋:“若律詩先二韻甲,次二韻乙,為轆轤格。兩韻間押,為進退格。”《詩人玉屑·詩體下·進退格》引 宋 黃朝英 《缃素雜記》:“ 鄭谷 與僧 齊己 、 黃損 等共定今體詩格雲:凡詩用韻有數格:一曰葫蘆,一曰轆轤,一曰進退。葫蘆韻者,先二後四;轆轤韻者,雙出雙入;進退韻者,一進一退,失此則謬矣。” 清 趙翼 《瓯北詩話·白香山詩》:“‘齊梁格’、‘元和格’,則以詩之宗派而言;‘轆轤格’、‘進退格’,則律詩中又增限制。”亦有詩題标明為‘進退格’者,如: 宋 楊萬裡 有《小憩土坊鎮新店進退格》; 柳亞子 有《感事呈冶公用進退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進退格是古代律詩用韻的一種特殊格式,主要特點如下:

一、定義與形式 又稱"進退韻",指一首律詩中交替使用兩個相近的韻部押韻,形成隔句遞換、一進一退的韻律結構。通常第二、六句用甲韻,第四、八句換用乙韻,兩個韻部需為鄰韻關系。

二、用韻規則

  1. 必須選擇韻部相鄰的韻腳(如平水韻中的"寒"與"删"、"魚"與"虞")
  2. 押韻順序遵循"雙出雙入"原則,即兩聯押甲韻,後續兩聯押乙韻
  3. 區别于辘轳韻(雙韻交替但不退韻)

三、曆史記載 最早見于宋代文獻:

四、常見鄰韻組合 按平水韻分類,常見允許通押的鄰韻包括:

這種用韻方式在宋代較為流行,既保持格律規範又增加創作靈活性,但要求詩人對韻部劃分有精準把握。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進退格

《進退格》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括“進”、“退”、“格”。下面将就每個漢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闡述。

拆分部首:辶

筆畫:11

來源:進字的上面、下面以及兩側都是辶,辶是“辵”字的異體,辶在這裡表示走,所以進字表示走進、前進。

繁體:進

古時候漢字寫法:辶冖,表示通過有山穿過去。

例句:他每天都在不斷進步。

退

拆分部首:辶

筆畫:9

來源:退字的上面、下面以及兩側都是辶,辶在這裡表示走,所以退字表示走後退。

繁體:退

古時候漢字寫法:辶幾,表示行走帶着行李。

例句:他因為受到挫折而選擇退縮。

拆分部首:木

筆畫:6

來源:格字的上面是十字形狀的木,表示木做的栅欄,因此格字表示用木片做成的隔離。

繁體:格

古時候漢字寫法:杙,表示木栅欄。

例句:他的行為舉止始終規矩有序,符合社會的規格。

組詞

進退有序、前後腳步穩健、格局、格物緻知

近義詞

進退有據、進退自如、進退維谷、格守、格局良好

反義詞

進退失據、進退不定、退進、破格

以上就是《進退格》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相關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