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堂前的台階。 馬其昶 《<濂亭集>序》:“以上溯 文正 及 姚 、 方 、 歸 氏,又上而至 宋 唐 大家,而至兩 漢 ,猶循庭階入宗廟而禘昭穆也。”
(2).庭院。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 天吳 踴躍於重淵, 王喬 披雲而下墜,舞鸑鷟於庭階,遊女飄焉而來萃。”《晉書·謝玄傳》:“譬如芝蘭玉樹,欲使生於庭階耳。”
“庭階”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堂前的台階
指古代建築中正屋(堂)前方的階梯,是連接庭院與堂屋的過渡區域。例如《晉書·謝玄傳》中“芝蘭玉樹,欲使生於庭階耳”,即以台階為具體場景的描寫。
庭院
泛指房屋前的院落空間。如嵇康《琴賦》中“舞鸑鷟於庭階”,此處“庭階”代指整個庭院環境。
文化意象
在文學作品中,“庭階”常被賦予象征意義,如比喻家族傳承或人才培育。例如《晉書》以“芝蘭玉樹生于庭階”暗指子弟成才。
空間層級
馬其昶《濂亭集》序中将“庭階”比作學術傳統的階梯,如“循庭階入宗廟而禘昭穆”,體現空間與文化的雙重遞進關系。
總結來看,“庭階”兼具具體空間與抽象文化雙重含義,需結合語境靈活理解。如需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4、6的文獻來源。
《庭階》是指庭院中的台階或台梯。在古代,庭階是庭院中重要的建築元素之一,扮演着連接室内和室外空間的角色。庭階常常被設計得寬闊、平舒,既能使人行走方便,又能起到美化庭院的作用。
《庭階》的拆分部首是廣(床的意思),分别由“廣部”和“頁部”組成。廣部位于字的上方,表示與庭院相關的意思,而頁部位于字的下方,表示與階梯相關的意思。整個字的筆畫數為8劃。
《庭階》這個詞的來源并沒有明确的記載,但在古代文獻和詩歌中常常出現,意味着庭院的意思。隨着時代的演變,庭階的設計和用途也在不斷發展,成為古代建築的重要元素之一。
《庭階》的繁體字為「庭階」。
在古代,庭階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字形略有變化。古文字庫中收錄的殷墟甲骨文中,庭階的寫法為「廣 階」,而金文和秦簡中的寫法為「廣 階」。隨着時間的推移,到了如今的寫法「庭階」。
1. 他站在庭階上欣賞着庭院中美麗的景色。
2. 庭階上鋪設着花磚,猶如一幅精美的畫卷。
庭院、庭堪、庭燎、台階、書階、入階等。
庭院:園林、後院、花園。
庭堪:庭院、庭院長、庭營。
庭院的反義詞是室内。
庭堪的反義詞是庭院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