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鐵證的意思、鐵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鐵證的解釋

[irrefutable evidence;ironclad proof] 非常确鑿不容懷疑的證據

鐵證如山

詳細解釋

确鑿的證據。 蘇曼殊 《绛紗記》:“巡警至吾家,拔刃指幾上《新學僞經考》,以為鐵證。” 魯迅 《華蓋集·忽然想到(六)》:“現狀就是鐵證,比保古家的萬6*6*書有力得多。” 沙汀 《祖父的故事·某鎮紀事》:“他們還相信一些荒誕的傳聞,說是國外的婦女私生活非常隨便。而 黃大太太 的常常哭鬧,更是鐵證。”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鐵證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鐵證在漢語中指确鑿不移、不可推翻的證據,具有極高的證明力和權威性。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字面拆解

    • “鐵”:比喻堅固、剛硬、不可改變的特性,強調證據的堅實可靠。
    • “證”:指證據、憑據,用于證明事實或觀點。

      合成後,指如鐵一般堅固、無法撼動的證據。

  2. 權威詞典釋義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

      鐵證:确鑿的證據。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1315.)

    • 《漢語大詞典》進一步闡釋:

      鐵證:比喻确鑿不移的證據。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第11卷753頁.)


二、語義特征

  1. 不可推翻性

    強調證據的絕對真實性,如“鐵證如山”形容證據确鑿,像山一樣不可動搖。

  2. 客觀性與權威性

    通常指向物證、書證等客觀證據(如DNA、監控錄像、原始文件),而非主觀證言。

  3. 法律與日常語境通用

    既用于司法領域(如“法庭上的鐵證”),也泛指生活場景中無可辯駁的依據(如“曆史鐵證”)。


三、典型用法與例句


四、相關概念辨析

詞語 核心差異
鐵證 強調證據的不可推翻性
證據 中性詞,泛指一切證明依據
僞證 虛假證據,與“鐵證”對立

參考文獻(權威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普及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3. 呂叔湘. 《現代漢語八百詞》[M].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9.(注:闡釋“鐵”的比喻用法)

(注:因版權限制未提供網頁鍊接,以上文獻可通過國家圖書館數據庫或權威出版社官網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鐵證”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無法推翻的确鑿證據,通常用于法律、曆史或事實論證中,強調證據的堅實性和不可辯駁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核心含義
    指确鑿、不容置疑的證據,常與“如山”連用(鐵證如山),形容證據充分且無法反駁。例如: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屍骨是侵華日軍罪行的鐵證。
    • 魯迅在《華蓋集》中寫道:“現狀就是鐵證,比保古家的萬言書有力得多。”
  2. 詞源與結構

    • “鐵”象征堅硬、不可動搖,“證”即證據。組合後表示如鋼鐵般堅固的證據,強調其真實性和權威性。

典型用法


近義詞與反義詞


權威來源示例

  1. 魯迅在《華蓋集》中通過“現狀就是鐵證”批判保守派。
  2. 蘇曼殊在《绛紗記》中提到“《新學僞經考》被巡警視為鐵證”。

如果需要更多例句或語境分析,可參考來源:(查字典)、(樂樂課堂)。

别人正在浏覽...

按練稗販半三不四班魚邊捷冰橋不謀而同殘賊嘈雜虿盆超階騁辭春霆處之泰然倒牙蹈踵踧然地熱東方彙理與蘇伊士銀行斷織之誡度曲法守發業分詣感噎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鍋煙子盒飯鶴化核見化流簡惠腳夫棘扈氏決谳決臆李善蘭錄入馬紮子磨滅目生牽援凄然曲斷人民民主專政日出三竿如願以償刹把善人能受盡言畲火射擊場深遠食少事繁殊骛束脩羊司晨娓娓弦外之音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