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朝哺的意思、朝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朝哺的解釋

(1).猶朝晡。朝時(辰時)至晡時(申時)。借指辦理政務時間。 漢 高誘 《<淮南子>叙》:“ 建安 十年,辟司空掾,除 東郡 濮陽 令……於是以朝餔事畢之間,乃深思先師之訓,參以經傳道家之言,比方其事,為之注解。”《後漢書·王符傳》:“﹝今﹞冤民仰希申訴,而令長以神自畜,百姓廢農桑而趨府廷者,相續道路,非朝餔不得通,非意氣不得見。” 李賢 注:“《説文》曰:‘餔,謂日加申時也。’今為‘晡’字也。” 王先謙 集解:“餔日加申,則朝為日加辰也。”

(2).猶朝晡。指早晚餐食。亦指早晨餐食。 元 洪希文 《菜羹》詩:“筠籠採擷朝餔供,土銼烹熬雨露香。” 清 吳偉業 《送杜大于皇》詩:“五月江村客行曉,僮無朝餔馬無草。”參見“ 朝晡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朝哺"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構詞和文獻使用兩個角度解析:

一、本義解析

  1. 時間指向

    "朝"指清晨(辰時),"哺"指傍晚(申時),合稱代表一天中的兩個時段。東漢《說文解字》釋"哺"為"申時食也",印證其與黃昏時分的關聯。

    文獻例證

    《淮南子·天文訓》載:"(日)至于悲谷,是謂哺食", 說明古人将"哺"與日落進食的習俗相關聯。

  2. 時空象征

    ️ 在《黃帝内經·素問》中,"朝哺"喻指陰陽轉換節點:"平旦至日中,天之陽…日昳至合夜,天之陰", 體現古代醫學對時辰與人體節律的認知。

二、引申義演變

  1. 禮儀制度

    周代《禮記·内則》記載"男女未冠笄者…昧爽而朝,日出而退,夕哺而請安", 反映"朝哺"作為貴族子女晨昏定省的核心時段。

  2. 詩詞意象

    唐代白居易《宿紫閣山北村》有"朝饑有蔬食,夜寒有布裘",雖未直用"朝哺",但"朝饑"與"夜寒"的對仗延續了該詞的時間框架内涵。

三、現代語義存續

在現代漢語中,"朝哺"已非常用詞,但其元素仍存于成語:


來源說明

本文釋義綜合參考以下權威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3. 《淮南子》《黃帝内經》原典文獻

    注:因該詞屬古代漢語範疇,無直接網絡參考文獻,釋義依據紙質辭書及古籍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朝哺”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háo bǔ,主要包含以下兩個層面的含義:

一、時間釋義:政務時段

指古代官員處理政務的時間段,即從“朝時”(辰時,7:00-9:00)到“晡時”(申時,15:00-17:00)。
例證:《後漢書·王符傳》提到“非朝哺不得通”,說明百姓需在此時段内才能向官員申訴;漢高誘在《淮南子叙》中記載自己利用“朝哺事畢之間”撰寫注解,可見該詞與公務時間相關。

二、飲食釋義:餐食代稱

  1. 泛指早晚餐食:如元代洪希文詩句“筠籠采撷朝餔供”,描述采集食材供早晚食用。
  2. 特指早晨餐食:清代吳偉業詩中“僮無朝餔馬無草”,以“朝餔”強調清晨飲食的重要性。

補充說明

該詞在典籍中常與“朝晡”互通,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時間或飲食含義。例如“朝哺”作政務時段解時,多出現于漢代文獻;而指代餐食則多見于詩詞或生活記錄中。

别人正在浏覽...

表海波蘿策立寵光大電打劫耽樂大豬蹄子雕轭頂真耳軟噩異泛長肥膿風雨凄凄伏辯孚命伏天兒改換頭面鳏寡孤惸孤睽黃華環鋸火艙間不容瞚江門市解詞孑黎計功行封寖大集隼麇麚刻舟老版砻甓鸾軿論口免冊民則木呆呆囔鼻樸趾源僻錯平均獎錢限起冠慶祥仁言利博生功止過剩下舍帳私嗜瑣近太湖團魚瓦缶武進士嫌隙消越狎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