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縱七禽的意思、七縱七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縱七禽的解釋

亦作“ 七縱七擒 ”。相傳 三國 時 諸葛亮 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長 孟獲 ,又七次釋放,終于使 孟獲 心悅誠服。《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亮 率衆南征,其秋悉平” 裴松之 注引《漢晉春秋》:“ 亮 至南中,所在戰捷。聞 孟獲 者,為 夷 、 漢 所服,募生緻之。既得,使觀於營陳之間,問曰:‘此軍何如?’ 獲 對曰:‘向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看營陳,若秖如此,即定易勝耳。’ 亮 笑,縱使更戰,七縱七禽,而 亮 猶遣 獲 。 獲 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後比喻善于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唐 沉亞之 《省試策三道·第二問》:“衆君子備詳前志,多綜流略,必有善師善戰之術,七縱七擒之方。”《水浒傳》第一一八回:“六韜三略曾聞,七縱七擒曾習。” 清 黃遵憲 《度遼将軍歌》:“待彼三戰三北餘,試我七縱七擒計。” 唐 張說 《唐故廣州都督甄公碑》:“授桴作氣,有七縱之能;孤劍無前,當萬人之敵。” 宋 黃庭堅 《次韻吉老十小詩》之四:“藏拙無三窟,談禪劇七禽。” 史容 注:“談禪問答之間,譬若 孔明 之於 孟獲 七縱七禽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對成語“七縱七禽”的詳細解釋:

釋義

“七縱七禽”指七次擒獲又七次釋放,比喻善于運用計謀和策略,通過寬宏大度使對手心服口服。其核心含義在于以智取勝而非武力鎮壓,強調心理層面的征服。


出處與典故

  1. 曆史背景:源自三國時期,諸葛亮南征西南少數民族時,對當地首領孟獲“七擒七縱”的故事。最終孟獲誠心歸順,蜀漢南方得以穩定(《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
  2. 成語演變:亦作“七縱七擒”,兩者含義相同,均以數字“七”強調反複施計的過程。

用法與例句


近義詞與反義詞


“七縱七禽”不僅是中國古代軍事智慧的體現,更蘊含了以德服人、重視長遠關系的文化思想。其典故至今仍被廣泛引用,成為策略與胸懷兼備的代名詞。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一、《七縱七禽》的意思

《七縱七禽》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人物的舉止謙虛恭敬、行為有禮。

二、拆分部首和筆畫

《七縱七禽》的兩個字的拆分情況如下:

七:丿(ㄆ,撇)一(ㄈ,橫)

縱:纟(㇐,豎)宗(㇀,撇)

禽:禾(㇔,橫)又(ㄐ,豎)八(ㄈ,橫)

三、來源

《七縱七禽》這個成語最早見于《莊子·公冶長》:“可使履大地,不宛然如臨深淵,取天地之正氣,臨獸而不驚,赴火不熱,攘人之神。”其中“取天地之正氣,臨獸而不驚”即是說人物的舉止謙虛恭敬、行為有禮之義。

四、繁體

《七縱七禽》的繁體寫法是「七縱七禽」。

五、古時候漢字寫法

《七縱七禽》的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沒有明顯差異。

六、例句

1. 他平時生活謙虛恭敬,舉止就像是《七縱七禽》一樣。

2. 做人要學會如何做到《七縱七禽》,待人接物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七、組詞

七步成詩、禽獸不如、禽獸不類、縱橫捭阖、縱橫馳騁

八、近義詞

行為有禮、文質彬彬、舉止謙和

九、反義詞

放蕩不羁、言行魯莽、放肆無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