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舊史的意思、舊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舊史的解釋

(1).先前的史書。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其餘則皆即用舊史。” 南朝 宋 顔延之 《赭白馬賦》:“訪國美於舊史,考方載於往牒。”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廟》詩:“世家遺舊史,《道德》付今王。”

(2).特指《舊唐書》。 宋 曾鞏 《<李白詩集>後序》:“《舊史》稱 白 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舊史"是漢語中具有深厚文化積澱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四個維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舊史"指代前代編撰的曆史典籍或過往曆史記載,特指未被當代官方采納的史書體系。《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前朝的曆史記載;前代史書",強調其曆史傳承性與時間跨度。例如《隋書·經籍志》中"舊史所遺,錄其尤異"的表述,即指前朝史籍中留存的重要史料。

二、詞源構成 該詞由"舊"與"史"構成複合語義:"舊"取《說文解字》"舊,鸱舊,留舊也"的久遠之義;"史"據《周禮》"史掌官書以贊治",特指官方曆史記錄。二字組合最早見于《漢書·藝文志》"史記舊聞,藏于秘府"的記載,體現古代史官文化的延續性。

三、分類體系 從典籍分類學角度,《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将"舊史"細分為三類:正史體系(如《史記》《漢書》)、編年體系(如《資治通鑒》)、雜史體系(如《越絕書》)。這種分類法被現代學者廣泛沿用,見諸《中國曆史文獻學》等權威著作。

四、現代應用 在當代語境中,《辭海》補充其引申義為"泛指被新史學範式取代的傳統史學體系",常見于學術論著對史學流變的讨論。如梁啟超《新史學》所言"舊史皆詳于政事而略于文化",即在此引申義層面展開論述。

網絡擴展解釋

"舊史"一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 廣義指代先前的史書 指前朝或前代編撰的史籍文獻。如晉代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提到"其餘則皆即用舊史",南朝顔延之在《赭白馬賦》中通過"訪國美于舊史"表達對前代史料的考據。這一用法在唐宋詩詞中常見,如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廟》有"世家遺舊史"之句。

  2. 特指《舊唐書》 宋代文獻中常以"舊史"代指五代時期編纂的《舊唐書》。如曾鞏在《李白詩集後序》中引用"《舊史》稱白有逸才",即指《舊唐書》對李白的評價。

該詞最早見于《說文解字》對"史"的釋義:"記事者也",後隨曆史發展衍生出對前代史書的統稱。需要注意的是,現代漢語中該詞已較少使用,主要在古典文獻研究領域出現。

别人正在浏覽...

孢子褊逼才性裁中長烈馳義窗望川渚初末畜置摧剛為柔寸轄制輪頂踵捐糜杜蘭香惇愛咢然供氣鬼斧鬼寰固倫鼓餒旗靡寒渚噷噷黃毛鞑穢荒殲擊踐信即吉驚絕靜修畿辇窘蹙酒船伉俍靠身文書漏綻盧綸馬棚風馬首瓜冥數目無王法遷迹悄然賽因僧自恣日生滅省中市賈守器搜攪簑笠探赜索隱桃花馬田舍奴突地汪波未冠圍守無嫌饩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