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盧綸的意思、盧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盧綸的解釋

盧綸(748-約799) : 唐代詩人。字允言,蒲州(今山西永濟)人。曾任河中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為“大曆十才子”之一。詩多唱和贈答之作。有《塞下曲》等名篇。有《盧綸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盧綸(739年—799年),字允言,唐代著名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以下是關于他的詳細解釋:

一、生平與仕途

盧綸祖籍範陽涿縣(今河北涿州),出生于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濟)。他早年屢試不第,後因宰相元載、王缙的舉薦步入仕途,曆任阌鄉尉、監察禦史、昭應縣令等職,晚年官至檢校戶部郎中。其仕途多次因權貴倒台受牽連,但憑借廣泛社交得以複出。

二、文學地位與詩歌特點

  1. 大曆十才子之首:盧綸被公認為大曆十才子的代表詩人,詩名遠播。
  2. 題材多樣:既有反映戰亂後民生疾苦的寫實詩(如《村南逢病叟》),也有雄渾的邊塞詩(如《塞下曲》),後者以“林暗草驚風,将軍夜引弓”等句展現軍旅豪情。
  3. 語言風格:簡練生動,五七言近體詩尤為突出,後期軍旅生活使其詩風轉向粗犷雄放。

三、代表作品

四、影響與評價

盧綸雖仕途坎坷,但通過社交網絡活躍于詩壇與官場,其作品在中唐獨樹一幟,尤以邊塞詩成就最高,被《全唐詩》收錄五卷。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作品,可參考《盧戶部詩集》或《全唐詩》相關卷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盧綸

盧綸是一個古代姓氏,源自中國曆史上的盧姓。

拆分部首和筆畫

盧綸的拆分部首是蔔(bǔ)和纟(sī)。

盧綸的總筆畫數為13畫。

來源

盧綸姓源于中國戰國時期的著名的裴松之後,姬姓的盧世隱的後代,後來流傳至今。

繁體

盧綸的繁體字為盧綸。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文獻記載,盧綸也有古時候不同的寫法,例如“盧淬”、“盧論”等,寫法略有不同,但都指代相同的姓氏。

例句

他是一位姓盧綸的朋友。

組詞

盧姓,盧家,綸官,綸巾,綸音。

近義詞

盧姓、盧氏。

反義詞

非盧姓、非盧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