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官手書的意思、三官手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官手書的解釋

道教徒祈禱三官神的文書。《三國志·魏志·張魯傳》“雄據 巴 、 漢 垂三十年”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典略》:“請禱之法,書病人姓名,説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官手書”是道教中的一種宗教文書,主要用于信徒忏悔罪過、祈求消災解厄。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三官手書”指道教徒向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祈禱時撰寫的忏悔文書。其核心在于通過書寫并呈遞罪過内容,祈求神明赦免。

2.曆史與出處

該儀式最早見于東漢天師道(五鬥米道)的記載。《三國志·魏志·張魯傳》及裴松之注引《典略》提到:信徒若患病,需将姓名、所犯罪過書寫三份,分别置于山頂(獻天官)、埋入地下(獻地官)、沉入水中(獻水官),稱為“三官手書”。

3.儀式内涵

4.宗教經典關聯

《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真經》(即《三官經》)是相關重要經典,強調持誦此經需齋戒修善,與“三官手書”的忏悔理念一脈相承。

5.文化意義

這一儀式體現了道教“天人感應”思想,通過文書溝通人神,也反映了早期道教對倫理修持的重視。如今雖完整儀式少見,但《三官經》仍被廣泛持誦,延續其消災祈福的功能。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三國志》相關篇章或道教經典《三官經》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官手書》的意思

《三官手書》是指一種特定的篆刻體字體,由三位官員合作刻制而成。這種字體的造型獨特,具有濃厚的藝術性和文化底蘊。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官手書》的字形可以拆分為“又”、“口”、“手”三個部首,其中“手”為主體部分,表示這種字體是由手工刻制而成。根據手書的不同字形,其筆畫數目介于8至25之間。

來源和繁體

《三官手書》起源于中國古代,據傳是由春秋時期的宰官、司官和府官三個重要官職的官員共同合作刻制而成。繁體字形中相應的字是“三官手書”,字形保留了原本的古代風格和書法特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造型有着許多變化。《三官手書》以其古樸的風格和流利的線條,代表了古代漢字書法的一種形式。這種字體注重筆畫的精細和結構的工整,給人以典雅的藝術感受。

例句

1. 他的書法作品中常常運用《三官手書》的字體,給人以古典而典雅的美感。

2. 通過學習《三官手書》,我更加欣賞到了漢字書法藝術的魅力。

組詞

手書、三官、字體、書法、筆畫、造型、風格、藝術、文化、官職、刻制

近義詞

手工書法、行書、楷書

反義詞

印刷體、機械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