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衰老病弱,肢体残废。《旧唐书·文宗纪下》:“京城内鰥寡癃残无告不能自存者,委京兆尹量事济恤,具数以闻。” 清 刘大櫆 《吴君墓志铭》:“身既癃残,而志不忘乎书史也。”
癃残(lóng cán)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构词和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构词释义
二、文献用例 该词最早见于《汉书·高帝纪》诏书:"年老癃残,勿遣",颜师古注称:"癃,疲病也,残谓四肢不全"。明代医家张介宾在《类经·疾病类》中记载:"癃残者,形气俱损之候",特指因疾病导致身体机能严重衰退的症候群。
三、现代语义流变 当代《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收录该词条,释义为"衰老病弱或肢体残疾",词性标注为形容词,常见于描述慢性病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的医学文献中。在方言使用中,部分地域仍保留该词汇描述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
“癃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基本含义
“癃残”指衰老病弱且肢体残废的状态,通常用于形容因年老或疾病导致身体严重衰弱、行动不便的人。例如《旧唐书》记载的“鰥寡癃残无告不能自存者”,即指这类需救助的弱势群体。
单字拆解
“癃残”是兼具“病弱”与“残疾”双重含义的复合词,其使用多与历史文献、社会救助相关,现代汉语中较少见,但在古典文本中具有特定文化意义。如需更详细的文献例句或延伸探讨,可参考《旧唐书》等古籍。
闇练保安倍依边丁不恶赤候赤足厨兵触目儆心出售楚翼窜斥带湖點粧恶语相加方丧飞驾费日凤钗风鸢氛昏隔品钩深索隐挂意鼓词古逸哼唱皇惑荒漠化装回天之力笺缯旌车警彻狼歌流涧幔帷明告儗不于伦牛山木叛戾盘龙配飨偏拗披袄子僻近毗尼硗薄倾竭寝陋上价私仇缩手天线完补瓦甓诬能小节徙次息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