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茀祿的意思、茀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茀祿的解釋

猶福祿。茀,通“ 福 ”。《詩·大雅·卷阿》:“茀祿爾康矣。” 鄭玄 箋:“茀,福也。” 宋 王安石 《壽安縣君王氏墓志銘》:“方大茀祿,以宜寵服。” 明 方孝孺 《姚貞婦贊》:“人曰孝子,茀祿是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茀祿”的漢語詞典釋義

“茀祿”是一個古雅且富有文化意蘊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福氣與祿位,常用來形容上天賜予的福分和尊榮。以下從權威詞典與典籍角度分述其詳細釋義:

一、本義與通假關系

“茀”為“福”的通假字,二者古音相近可互用。“祿”指俸祿、福運。《漢語大詞典》明确标注:“茀,通‘福’”,故“茀祿”即“福祿”,表示吉祥、富貴之運。例如《詩經·大雅·卷阿》中“茀祿爾康矣”,意為“福祿使你安康”。

二、古籍經典用例

  1. 《詩經》用例

    《卷阿》篇以“茀祿”頌揚君主德政帶來的國運昌隆,鄭玄箋注:“茀,福也”,強調其與“福”的同義性。

  2. 訓诂學佐證

    清代王引之《經義述聞》指出:“古字‘茀’與‘福’通……‘茀祿’猶言‘福祿’”,印證其通假淵源。

三、現代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将“茀祿”釋為:“福祿。茀,通‘福’”,并援引《詩經》原句作為書證。該釋義亦見于《辭源》《古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均強調其“福分與祿位”的雙重内涵。

四、文化内涵

“茀祿”承載儒家“天命福佑”思想,多用于描述天賜祥瑞或德行感召所得的尊榮,如《宋史·樂志》中“茀祿蕃禧”的祝頌之辭,體現古代對天人感應觀念的推崇。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典
  2. 《詩經·大雅·卷阿》(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3. 王引之《經義述聞》(國學大師
  4. 《宋史·樂志》(中華典藏

網絡擴展解釋

“茀祿”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1. 基本詞義
“茀祿”意為福祿,即福氣與祿位,多用于表達對吉祥、富貴生活的祈願。其中“茀”為通假字,通“福”()。例如《詩經·大雅·卷阿》中“茀祿爾康矣”,鄭玄注解為“茀,福也”,即通過“茀”表達福澤綿長之意。

2. 文獻例證
該詞在曆代典籍中均有使用:

3. 字義分解

4. 現代使用
該詞屬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中。其網絡解釋亦延續傳統釋義,未衍生新含義()。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或語境中的用法,可結合《詩經》注疏或宋明文人作品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本息逼攻勃厲朝花超人炒作車床鸱革到加钿鳥遞述碫磨齋短篇紡錘訪書鳳郎賦材富蕃負志甘鹵羔雁給使骨董漢白玉杭杭荷潤賀慰幻燈片減竈旌币精窮井匽軍郵駿骓坑爹來集撈取煉句靈霞流俗謾勞夢兆迷風僻謬青童神如潮湧至扇蕩設驗石封收視反聽索引特起亭亭款款完葺五官将涎瞪象賢銷日小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