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孔公的意思、孔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孔公的解釋

指 孔子 。《文選·楊修<答臨淄侯箋>》:“今之賦頌,古詩之流,不更 孔公 ,風雅無别耳。” 呂延濟 注:“ 脩 言今 植 之賦頌乃與古詩相類,雖不經 孔子 删定,與《詩》之《風》《雅》無異焉。” 三國 魏 曹植 《盤石篇》:“乘桴何所志,籲嗟我 孔公 。” 晉 潘嶽 《西征賦》:“憶江使之反璧,告亡期於 祖龍 。不語怪以徵異,我聞之於 孔公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孔公"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兩重釋義:

一、專指孔子及其後裔 《漢語大詞典》将"孔公"列為專有名詞,特指孔子及其嫡傳後裔。該詞最早見于《漢書·孔光傳》,記載漢成帝時"封孔吉為殷紹嘉侯,奉湯後,孔公世為殷後"。唐代韓愈《處州孔子廟碑》亦載"自天子至郡邑守長通得祀而遍天下者,唯社稷與孔公",此處"孔公"即指孔子祭祀體系。

二、古代對孔姓官員的尊稱 《中國曆代職官辭典》指出,漢唐時期"公"為三公九卿的尊稱,衍生出對高官的敬稱用法。如《晉書·孔愉傳》載"孔愉字敬康,會稽山陰人,官至尚書左仆射,時人尊稱孔公"。《宋史·孔道輔傳》記載禦史中丞孔道輔谏止廢後,被仁宗稱為"真禦史中丞孔公"。

需要注意的是,《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未單獨收錄"孔公"詞條,該詞主要作為曆史稱謂存在于古籍中。中華書局《古代漢語稱謂詞典》強調,使用"孔公"稱謂需結合具體語境,在非曆史語境中使用易産生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

“孔公”是對孔子的尊稱,源自古代文獻中對這位儒家學派創始人的敬稱,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孔公(拼音:kǒng gōng)是“孔子”的尊稱形式,常見于古典文獻及詩詞中,多用于表達對孔子的崇敬。例如:


二、詳細解釋與使用場景

  1. 核心含義
    “孔”指孔子,“公”為敬稱,合稱“孔公”既是對孔子本人的尊稱,也引申為對博學智慧者的贊譽。
  2. 使用語境
    • 曆史文獻:常見于古代文人對孔子的引用或類比,如晉代潘嶽《西征賦》以“孔公”代指孔子不言怪力亂神的立場。
    • 現代用法:可用于形容學識淵博、智慧超群之人,如“當代孔公”。

三、孔子背景補充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尊為“至聖先師”。他提倡仁政、禮制,開創私學教育,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其思想深刻影響了東亞文化圈。


四、參考資料

如需進一步了解孔子的生平與思想,(生平)、(周遊列國故事)等。

别人正在浏覽...

白公桧筆下超生捕擊不落夾餔餟唱工戲超塵逐電吃教沖服春和景明催産道德規範德威嫡妻方所敷暢附茔公襲乖巧桂棟過故人莊憨皮黃鶴仙人黃頰魚胡麻油假謗嚼吃截斷衆流疽腸沐發拿問能奈齧梨前殿遷葬绮幔清猷秦筝榷沽确限然除如簧桑鳸山穴生生世世首難雙賓語司衡絲脈松蔭縮頸鳊渟濙體器蹄閑三尋偷換外吏頑父嚚母危明武家樣象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