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错了道,走错路。谓不合道理。《醒世姻缘传》第八四回:“你姑夫这话柳下道儿去了!一个幕宾先生,你叫他来看看,你当是在乡里僱觅汉哩!” 黄肃秋 注:“柳下道儿去了,差下道去了、走错道了。 鲁 东方言谓赶马拉的车错了道,叫做‘柳下道儿去了’。”
“柳下道儿”是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词义
指“错了道,走错路”,比喻行为或言论不合常理或偏离正道。该词源自鲁东(今山东东部)地区的方言,常用于描述赶马车时偏离正确路线的场景。
出处与文献记载
最早见于清代小说《醒世姻缘传》第八四回:“你姑夫这话柳下道儿去了!”此处批评他人言行不合逻辑。现代学者黄肃秋在注释中明确解释为“走错道”,并强调其方言背景。
方言背景与用法
原为赶车术语,后引申为对偏离常规行为的批评。例如在鲁东地区,若有人行事荒谬,可能被说成“柳下道儿去了”,带有委婉指责的意味。
现代使用情况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属于历史方言词汇,主要出现在文学研究或方言考据中。
总结
其核心含义是通过“走错路”的具象表达,映射抽象的行为失当,体现了汉语方言中以生活场景喻理的特点。
柳下道儿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五个汉字组成。我们可以拆分它的部首和笔画来进一步理解它的意思。
柳(ㄌㄧㄡˇ)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它的部首是木,总笔画数为8。
下(ㄒㄧㄚˋ)的部首是一,总笔画数为3。
道(ㄉㄠˋ)的部首是辵(走),总笔画数为12。
儿(ㄦ)的部首是人,总笔画数为2。
柳下道儿这个词源自《红楼梦》,是一个幽默的片语,意思是柳下区公差、巡逻的意思,在小说中用来形容贾宝玉的戏谑行为。该词语常常用于形容某人做事或言行不正经,有跑调、搞笑或有点可爱的意味。
在繁体字中,柳下道儿的写法保持不变,使用的仍然是「柳下道爾」。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柳下道儿的表示和现代稍有不同。柳字使用的是「柳十三絕腕」,下字使用的是「下卌草头」,道字使用的是「辵支心」,儿字使用的是「人尸」。
以下是一些使用柳下道儿的例句:
和柳下道儿相关的组词有:柳絮、下棋、道貌岸然、手下败将。
和柳下道儿近义词有:幽默、搞笑、滑稽。
和柳下道儿反义词有:正经、严肃、庄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