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f stature) short and strong] 形容人身材矮小但很粗壯
五短三粗的身材
“五短三粗”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人的身材特征,具體解釋如下:
他長得五短三粗,卻力氣驚人;
修訂後的草稿将人物描寫得五短三粗。
如需進一步考證“三粗”的具體指向,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成語源流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五短三粗》是一個常用的詞語,形容人或物體的體型或身材短小而粗壯。這個詞語的來源于其形象描寫,用五個短小的部分和三個粗壯的部分來形容。
《五短三粗》這個詞是由五個漢字組成。其中,拆分部首為“五”字的'亠'部,表示“頭部”;“短”字的'矢'部,表示“箭”的意思;“三”字無拆分部首;“粗”字的'米'部,表示“谷類食物”。整個詞語共有18個筆畫,其中“五”字4畫,“短”字6畫,“三”字3畫,“粗”字5畫。
《五短三粗》這個詞語最早見于唐代晏殊的《祭酒鴻義使君墓》詩中:“狂客五短三粗,漢子輕深不顧。”這個詞語在現代漢語中廣泛使用,形容人體型短小但非常強壯或物體體型短而粗。
《五短三粗》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完全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形狀和現代有一些不同。但《五短三粗》這個詞語的寫法并沒有特殊的變化,與現代漢字形式相同。
1. 他看似五短三粗,卻比其他人更能吃苦耐勞。
2. 星球上的奇怪生物五短三粗,但卻能運動迅捷,力量驚人。
1. 五光十色
2. 三言兩語
3. 粗布衣服
4. 短期計劃
1. 魁梧
2. 壯實
3. 粗壯
1. 苗條
2. 纖細
3. 細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