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流蘇金镂鞍的意思、流蘇金镂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流蘇金镂鞍的解釋

[saddle decorated with gold and tassels] 馬鞍周圍垂着纓子,上面有镂刻的金飾。流蘇,下垂的纓子,是五彩羽毛或絲線做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流蘇金镂鞍”的漢語詞典釋義及文化解析

“流蘇金镂鞍”是中國古代文學與器物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複合名詞,特指一種裝飾華貴、工藝精湛的馬鞍。以下從構詞、釋義、文化内涵三方面進行詳解:


一、詞義分解與核心釋義

  1. 流蘇

    指垂墜于鞍具邊緣的穗狀飾物,多以絲線、珠串制成,行走時隨風搖曳,增添動态美感。《古代漢語詞典》明确“流蘇”為“以五彩羽毛或絲線制成的穗子,用作車馬、帷帳等的垂飾”。

  2. 金镂

    “金”指黃金材質,“镂”為雕刻工藝,合指以黃金雕琢或鑲嵌的紋飾。《辭源》釋“镂”為“雕刻金屬或木材”,此處強調鞍具表面采用錾刻、镂空等技法形成的金色圖案。

  3. 即馬鞍,古代乘騎器具。漢代《說文解字》載:“鞍,馬鞁具也”,指墊于馬背供人騎坐的裝備。

整體釋義:一種配有絲質穗狀垂飾、表面飾有黃金雕花的高規格馬鞍,屬古代貴族或顯赫人物所用騎具。


二、文化象征與曆史語境

  1. 階級标識

    此類馬鞍見于樂府詩《孔雀東南飛》“踯躅青骢馬,流蘇金镂鞍”,印證其為漢代貴族階層标志性用具。學者指出其材質與工藝成本高昂,是身份與財富的直觀體現。

  2. 工藝巅峰

    “金镂”工藝需經鑄模、錾刻、抛光等多道工序,代表漢代金屬細工的最高水平。考古出土的漢代錯金銀銅車馬器(如河北滿城漢墓文物)可佐證此類技術的存在。

  3. 美學意涵

    流蘇的柔美飄逸與金雕的剛硬璀璨形成對比,體現古人“剛柔相濟”的審美哲學。服飾史研究認為,此類裝飾兼具實用性與儀式感,是禮儀場合的視覺焦點。


三、文學意象與傳承 在古詩文中,“流蘇金镂鞍”常作為富貴生活的典型意象。如《陌上桑》以“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烘托羅敷夫婿的顯赫,其鞍具描寫與此類同,成為樂府詩塑造人物身份的程式化表達。唐宋詩詞亦沿用此意象,如李白《陌上贈美人》中“駿馬驕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雲車”,雖未直述鞍具,但“駿馬驕行”的意象延續了華鞍寶馬的文化符號。


結論

“流蘇金镂鞍”是融合實用功能、工藝價值與社會象征的複合文化載體。其詞義指向貴族專屬馬具,深層則折射古代等級制度、工藝美學及文學書寫傳統,成為解析漢代物質文化的重要切口。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 商務印書館, 2014.
  2.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辭源(修訂本)》. 商務印書館, 2015.
  3.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2013(影印本).
  4. 餘冠英. 《樂府詩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3.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滿城漢墓發掘報告》. 文物出版社, 1980.
  6. 沈從文.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商務印書館, 2011.

網絡擴展解釋

“流蘇金镂鞍”是古代對裝飾華貴的馬鞍的稱謂,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指一種帶有流蘇垂纓、并以金屬镂刻金飾裝飾的馬鞍,屬于古代貴族或顯赫人物使用的精美馬具。

2.結構解析

3.文化背景

該詞出自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又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詩中描述“流蘇金镂鞍,赍錢三百萬”,用以展現人物身份的高貴與婚禮的隆重。

4.曆史考據

“镂”通“镤”,指雕刻工藝;“金”可能指鍍金或銅質鎏金。這種馬鞍在漢代至南北朝時期流行,常見于貴族儀仗或重要場合,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


如需更詳細的文獻考據或工藝分析,可參考《玉台新詠》相關注解或古代馬具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拜邑謗傷保明辨味表報斥近黜迹蠢陋倒戟刀枮貂鼠附京擱煞供床骨化風成嚎春花月監仆驕犷冀鈔戒尺解理節錢藉色界說鯨吞蠶食金籙金燕卷束軍氣均停潦潮遴棄流湎輪值媽咪冒濫門衞碰磕劈嗒拍嗒齊吹青廓輕重輕驟取貸人面狗心山窮水絕食米雙枚思想家貪重塌下窟窿同文寺托門子委備危失畏肅閑空宵話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