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冀鈔的意思、冀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冀鈔的解釋

亦稱“ 冀南币 ”。1939年10月抗 日 根據地冀南銀行發行的貨币,流通于 晉 、 冀 、 魯 、 豫 邊區。1948年5月後成為 華北 解放區本位币,同年底停止發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冀鈔是抗日戰争時期晉冀魯豫邊區發行的貨币,全稱為“冀南銀行鈔票”,因流通于河北(簡稱“冀”)地區而得名。該貨币由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冀南銀行于1939年10月開始發行,主要用于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經濟流通,面額包括壹圓、伍圓、拾圓、貳拾伍圓、伍拾圓、壹佰圓、貳佰圓、伍佰圓、壹仟圓、貳仟圓等不同種類。冀鈔的發行有效抵制了日僞政權的經濟掠奪,穩定了根據地物價,并為抗戰提供了物資保障。1948年12月,隨着中國人民銀行的成立和人民币的統一發行,冀鈔逐步停止流通。

據《中國近代貨币史》記載,冀南銀行在發行過程中采取了“分散印制、統一管理”的策略,票面設計融入抗日宣傳元素,如“抗戰救國”“發展經濟”等标語,兼具貨币功能與政治動員意義。另據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文獻,冀鈔的流通範圍覆蓋今河北、河南、山西、山東等省交界地帶,是中共在敵後根據地金融體系建設的重要實踐,為後續人民币的發行積累了經驗。

網絡擴展解釋

冀鈔是抗日戰争及解放戰争時期由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根據地發行的重要貨币,具體信息如下:

  1. 基本定義與别稱
    冀鈔全稱“冀南币”,是1939年10月由抗日根據地冀南銀行發行的貨币。其名稱來源于發行機構“冀南銀行”,但流通範圍遠超冀南地區。

  2. 流通範圍與時間
    主要流通于晉、冀、魯、豫四省交界處的邊區。1948年5月後,隨着解放區統一,冀鈔升級為華北解放區的本位币,直至1948年底停止發行。

  3. 曆史意義
    作為中共在敵後根據地發行的早期貨币之一,冀鈔在支持抗戰經濟、穩定邊區物價、抵制日僞貨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其發行與停用時間節點(1939-1948)也反映了抗日戰争到解放戰争期間的經濟政策變遷。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版别設計或具體流通數據,可參考《中國革命根據地貨币史綱》等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渾愛吃棗兒湯半霎半無産階級别曲别提币齎筆匠不緊不慢笞诟崇壯刍牧簇擁檔調大質戙維繁晦發怒沖冠弗臣扶同溝中瘠歸整河倉和容悅色後遺症見面踐盤焦唇敝舌驕奢淫泆擠壑劇勞窾貧淚出痛腸劉三姐鸾輿落體旅寄貧宅前樊旗旗凄艶绮語趣識柔脆市次逝景守口如瓶屬行四廂樂歌絲芯松風操歎絕特此透串頽垣廢址宵興校訓饩禀惜財如命息肌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