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流苏金镂鞍的意思、流苏金镂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流苏金镂鞍的解释

[saddle decorated with gold and tassels] 马鞍周围垂着缨子,上面有镂刻的金饰。流苏,下垂的缨子,是五彩羽毛或丝线做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流苏金镂鞍”的汉语词典释义及文化解析

“流苏金镂鞍”是中国古代文学与器物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复合名词,特指一种装饰华贵、工艺精湛的马鞍。以下从构词、释义、文化内涵三方面进行详解:


一、词义分解与核心释义

  1. 流苏

    指垂坠于鞍具边缘的穗状饰物,多以丝线、珠串制成,行走时随风摇曳,增添动态美感。《古代汉语词典》明确“流苏”为“以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的穗子,用作车马、帷帐等的垂饰”。

  2. 金镂

    “金”指黄金材质,“镂”为雕刻工艺,合指以黄金雕琢或镶嵌的纹饰。《辞源》释“镂”为“雕刻金属或木材”,此处强调鞍具表面采用錾刻、镂空等技法形成的金色图案。

  3. 即马鞍,古代乘骑器具。汉代《说文解字》载:“鞍,马鞁具也”,指垫于马背供人骑坐的装备。

整体释义:一种配有丝质穗状垂饰、表面饰有黄金雕花的高规格马鞍,属古代贵族或显赫人物所用骑具。


二、文化象征与历史语境

  1. 阶级标识

    此类马鞍见于乐府诗《孔雀东南飞》“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印证其为汉代贵族阶层标志性用具。学者指出其材质与工艺成本高昂,是身份与财富的直观体现。

  2. 工艺巅峰

    “金镂”工艺需经铸模、錾刻、抛光等多道工序,代表汉代金属细工的最高水平。考古出土的汉代错金银铜车马器(如河北满城汉墓文物)可佐证此类技术的存在。

  3. 美学意涵

    流苏的柔美飘逸与金雕的刚硬璀璨形成对比,体现古人“刚柔相济”的审美哲学。服饰史研究认为,此类装饰兼具实用性与仪式感,是礼仪场合的视觉焦点。


三、文学意象与传承 在古诗文中,“流苏金镂鞍”常作为富贵生活的典型意象。如《陌上桑》以“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烘托罗敷夫婿的显赫,其鞍具描写与此类同,成为乐府诗塑造人物身份的程式化表达。唐宋诗词亦沿用此意象,如李白《陌上赠美人》中“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虽未直述鞍具,但“骏马骄行”的意象延续了华鞍宝马的文化符号。


结论

“流苏金镂鞍”是融合实用功能、工艺价值与社会象征的复合文化载体。其词义指向贵族专属马具,深层则折射古代等级制度、工艺美学及文学书写传统,成为解析汉代物质文化的重要切口。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 商务印书馆, 2014.
  2.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辞源(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 2015.
  3.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2013(影印本).
  4. 余冠英. 《乐府诗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3.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满城汉墓发掘报告》. 文物出版社, 1980.
  6. 沈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商务印书馆, 2011.

网络扩展解释

“流苏金镂鞍”是古代对装饰华贵的马鞍的称谓,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定义

指一种带有流苏垂缨、并以金属镂刻金饰装饰的马鞍,属于古代贵族或显赫人物使用的精美马具。

2.结构解析

3.文化背景

该词出自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诗中描述“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用以展现人物身份的高贵与婚礼的隆重。

4.历史考据

“镂”通“镤”,指雕刻工艺;“金”可能指镀金或铜质鎏金。这种马鞍在汉代至南北朝时期流行,常见于贵族仪仗或重要场合,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如需更详细的文献考据或工艺分析,可参考《玉台新咏》相关注解或古代马具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襃励报主豺舅长岑长阊铪臭气抽选磁铁矿大小学士低品短歌顿呼附设观傩贯隼规元匠衙尖酸刻薄尖子生胶胶纷纷骄汰藉草枕块戟盾揭阳竟至駏虚铿金霏玉冷烫良俊链环离愁盟信面浆模棱两可墓茔牵罣乔躯老清翠轻赍银榷然惹绊瑞阙啬吝扇迫射牛史谈说泛厮留悚动随分淘米蜩蚬提月讬实唾吐王守仁卫翼象驾县购下其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