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輕重的意思、輕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輕重的解釋

(1) [weight]∶重量的大小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孟子·梁惠王上》

這兩隻箱子輕重不一樣

(2) [degree of seriousness]∶情況嚴重程度的深淺,事情的主次

工作要分輕重緩急,不能一把抓

(3) [propriety]∶恰當或合適的性質或狀态;[說話做事的]適當限度或分寸

小孩子說話不知輕重

(4) [significance]意義的大小

輕重固何如哉。——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詳細解釋

(1).物體重量的大小。《左傳·宣公三年》:“ 定王 使 王孫滿 勞 楚子 。 楚子 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孟子·滕文公上》:“麻縷絲絮輕重同,則賈相若。” 趙岐 注:“輕重,謂斤兩。”《隋書·律曆志上》:“量有輕重,平之以權衡,則不失黍絲。” 茅盾 《色盲》六:“ 林白霜 慢慢地将這信箋折疊成為小方塊,拈在手指上輕輕地颠着,似乎估量它的輕重。”

(2).謂尊卑貴賤。亦指尊卑貴賤的人。《荀子·富國》:“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風操》:“ 江 南輕重,各有謂號,具諸《書儀》。” 金 王若虛 《君事實辨上》:“君父并立于天下,國自國,家自家,兩不相涉,本無窒礙,尊號之有無,初不足為輕重也。”

(3).指說話、做事的適當限度。《莊子·讓王》:“ 僖侯 曰:‘善哉,教寡人者衆矣,未嘗得聞此言矣。 子華子 可謂知輕重矣。’”《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你是聰明伶俐的人,也須識些輕重。” 老舍 《四世同堂》四十:“我知道他是小孩子,說話不懂得輕重。”

(4).謂增減。《管子·國蓄》:“千乘之國,封天財之所殖,械器之所出,財物之所生,視歲之滿虛而輕重其祿,然後千乘可足也。”《新唐書·常衮傳》:“先是,百官俸寡狹,議增給之。時 韓滉 使度支,與 衮 皆任情輕重。 滉 惡國子習業 張參 , 衮 惡太子少詹事 趙惎 ,皆少給之。”

(5).喻賢愚,好壞。《楚辭·莊忌<哀時命>》:“執權衡而無私兮,稱輕重而不差。” 王逸 注:“言己如得執持權衡能無私阿,稱量賢愚必不過差,各得其理也。” 宋 王安石 《衆人》詩:“乃知輕重不在彼,要之美惡由吾身。”

(6).謂左右、影響事物。《韓非子·人主》:“所謂威者,擅權勢而輕重者也。” 陳奇猷 集釋:“輕重者,謂能左右其事,彼以為輕則輕,彼以為重則重也。”《北史·周室諸王傳論》:“處 周公 之地,居上将之重,智勇冠俗,攻戰如神,敵國繫以存亡,鼎命由其輕重。”《資治通鑒·漢光武帝建武五年》:“方 蜀 漢 相攻,權在将軍,舉足左右,便有輕重。” 胡三省 注:“言左投則 蜀 重,右投則 漢 重也。” 清 戴名世 《窮鬼傳》:“然是區區者何足以輕重先生,而吾能使先生歌,使先生泣。”

(7).權衡;褒貶。 漢 王充 《論衡·定賢》:“利害之賢,或不好士,不能為輕重,則衆不歸而士不附也。” 宋 王安石 《衆人》詩:“唯聖人能輕重人,不能銖兩為千鈞。”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關于民清軍交戰情況》:“各國領事時有交涉事件,而其譯員恒多任意輕重,緻有彼此誤會之事。”

(8).真僞虛實。《史記·大宛列傳》:“外國亦厭 漢 使人人有言輕重,度 漢 兵遠不能至,而禁其食物以苦 漢 使。” 裴駰 集解引 服虔 曰:“ 漢 使言於外國,人人輕重不實。” 宋 洪邁 《容齋續筆·太史慈》:“但使 慈 偵視輕重,獨與一騎卒過 策 ,便前鬭,正與 策 對,得其兜鍪。”

(9).主次。《後漢書·文苑傳下·祢衡》:“ 衡 作書記,輕重疎密,各得體宜。”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去兵去食》:“此又權於緩急輕重之間而為不得已之計也。”

(10).指聲音的高低強弱。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音辭》:“古語與今殊别,其間輕重清濁,猶未可曉。” 唐 皎然 《詩式·明四聲》:“近自 周顒 、 劉繪 流出,宮商暢于詩體,輕重低昂之節,韻合情高,此未損文格。” 葉聖陶 《夜》:“門首時時有輕重徐疾的腳步聲經過,她總覺得害怕,以為或者就是來找她和孩子的。”

(11).我國曆史上關于調節商品、貨币流通和控制物價的理論。《管子》《輕重篇》論述最詳。 清 末曾有人将政治經濟學稱為“輕重學”。《史記·齊太公世家》:“ 桓公 既得 管仲 ,與 鮑叔 、 隰朋 、 高傒 修 齊國 政,連五家之兵,設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 齊 人皆説。” 唐 白居易 《辨水旱之災明存救之術策》:“蓋 管氏 之輕重, 李悝 之平糴, 耿壽昌 之常平者,可謂不涸之食,不竭之府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輕重”作為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多層含義,以下為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重量大小
    指物體或事物的物理重量差異,常與權衡、度量相關。如《孟子·梁惠王上》中“權,然後知輕重”,強調通過比較判斷事物本質。

  2. 程度深淺
    表示情況的嚴重性或重要性,例如“處理問題要分輕重緩急”,用于強調事務優先級。


二、引申含義

  1. 處事分寸
    指言行舉止的適度性,如《莊子·讓王》中“子華子可謂知輕重矣”,說明說話需把握尺度。現代用法如“小孩說話不知輕重”。

  2. 主次與權衡
    涉及對事物主次、價值高低的判斷,如《荀子·富國》提到“貧富輕重皆有稱”,引申為決策時需權衡利弊。


三、曆史與文化典故


四、其他少見用法

提示:日常使用中,“輕重”多集中于重量、程度、分寸三類含義,其他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輕重的意思

輕重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用來描述物體或事物所具有的質量或重要性的程度。它可以指物體的重量,也可以表示事物的重要性或價值。

拆分部首和筆畫

輕重的部首是車 (chē) ,它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輕重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其中,“輕”字源自古代鎬史文字,它的古字形是一個紙簍,表示輕盈、不沉重。而“重”字則是從“車”和“中”兩個部分組成,表示車壓在中央,意味着有負擔、有分量的含義。

繁體

在繁體字中,輕重的寫法為「輕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輕的寫法較為特殊。它采用了字形隸定的寫法,即在外面加上一個“羽”字,表示輕盈如羽毛的意思。而重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是由“車”和“中”兩個部分構成。

例句

1. 這個箱子很重,需要兩個人一起搬運。

2. 對于影星來說,臉部的輕重化妝非常重要。

3. 在生活中,要明确輕重緩急,理清工作的優先次序。

組詞

輕盈、重要、輕重緩急、輕手輕腳、底重高輕。

近義詞

體輕、沉重。

反義詞

輕重的反義詞是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