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倒戟的意思、倒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倒戟的解釋

(1).掉轉戟鋒向自方攻擊。戟,古代一種長柄兵器。《左傳·宣公二年》:“﹝ 靈輒 ﹞既而與為公介,倒戟以禦公徒而免之。” 楊伯峻 注:“倒戟猶言倒戈。” 唐 杜甫 《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嗟嗟 鄧大夫 ,士卒終倒戟。”

(2).倒授戟柄。《左傳·宣公二年》:“ 狂狡 輅 鄭 人, 鄭 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獲 狂狡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倒戟”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掉轉戟鋒攻擊己方
    指士兵在戰鬥中突然倒戈,轉而攻擊己方陣營。該典故出自《左傳·宣公二年》:晉國大夫趙盾曾救助饑餓的靈辄,後靈辄成為晉靈公的衛士。當晉靈公派人刺殺趙盾時,靈辄“倒戟以禦公徒”,反戈保護趙盾脫險。

  2. 倒授戟柄
    指将戟柄倒轉遞給他人,多因情勢危急或操作失誤。例如《左傳》中記載,狂狡與鄭人交戰時,鄭人墜井,狂狡倒持戟柄拉其出井,反被對方俘虜。

二、文化延伸

以上解析綜合了《左傳》典故、權威詞典釋義及文學引用,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左傳》原文或相關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倒戟(dǎo jǐ)是一個中文詞彙,意思是指武器戟的刃部朝下或尖朝下,并用于比喻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的事物。這個詞可以被拆分為兩個部首,左邊的部首是刀,右邊的部首則是戈。它由9個筆畫組成。 倒戟這個詞的來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在中國古代的武器中,戟是一種常見的近戰兵器,它有着鋒利的刃部和長杆。因此,當戟的刃部朝下時,表示準備攻擊的狀态,象征着危險和威脅。這個詞在現代漢字中使用的字形是繁體字。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可能與現代不完全相同。尤其在隸書和篆書時期,字形可能變化較大。由于倒戟作為一個獨立的詞彙并沒有出現在古代文獻中,因此無法提供關于它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以下是一個關于倒戟的例句: 他的計劃完全是倒戟,對他自己将會構成巨大的威脅。 倒戟的近義詞可以是:逆勢、逆水行舟等。其反義詞可以是:順勢、順水行舟。 希望以上回答能滿足您的要求。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